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北部的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英文:Inner Mongolia),简称内蒙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北部,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4200多公里,首府为呼和浩特市。截至2023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常住总人口为2396.0万人,辖9个地级市、3个盟,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由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两部分组成,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境域狭长,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雨旱季明显,夏季凉爽短暂,冬季寒冷漫长。春秋中期到战国末期,游牧民族建立匈奴联盟。秦国秦灭六国之战后,夺取河南地,灭亡后,匈奴夺回长城地带统治权。西汉匈奴被卫青驱出河套平原区,晋朝时期刘渊在河套区建立汉赵帝国。隋朝突利可汗在河套地区建立东突厥,在隋朝末年强大起来,并入侵关内,控制河套区,直至629年被唐朝所灭。682年,东突厥复国随后被回鹘取代,与唐朝以戈壁为界。之后内蒙古地区地区被西夏辽朝、女真等民族占据。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孛儿只斤·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元”,并在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1368年,明朝打败元朝,设三卫。16世纪中叶后,喀尔喀部向漠北迁移,形成漠北蒙古,留在原地的蒙古本部形成漠南蒙古。1636年漠北蒙古与移牧于青海省蒙古族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同时俄罗斯帝国收买噶尔丹等对青海、漠北、漠南等蒙古发动侵袭,于1776年被乾隆平定。清朝灭亡之际,俄罗斯就开始暗中支持外蒙古独立,甚至也支持内蒙古独立。最终博克多汗国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被确立独立。从此内外蒙古正式分家。此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人民积极投身反封建反侵略斗争,于1947年5月1日在乌兰浩特市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次政区变革,于1975年形成了目前的政区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绒都、有色金属之乡,以及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主要产区之一、全球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稀土钢轨生产基地;经济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优势产业有粮食种植、畜牧业、矿产、能源等,其中煤炭产量占中国总产量的1/3以上、羊绒总产量占40%,羊绒制品占市场60%以上,外送煤炭、外送电规模,以及风、光并网规模居全国首位;重要企业伊利股份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9年保持亚洲乳业第一。2023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2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3%。以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的北大门,向内连接着国内的消费市场,向外连接着俄罗斯和蒙古国,俄蒙陆路通道与欧洲大陆联通,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内蒙古省际大通道将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连接,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先后有10多个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蒙古族长调民俗音乐和中国蒙古族呼麦歌唱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内蒙古自治区拥有红山文化遗址、岔河口遗址、金界壕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截至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拥有5A级景区6家,包括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等,4A级旅游景区145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个。

名称由来

清朝以戈壁为界划分内札萨克蒙古与外札萨克蒙古。《嘉庆重修一统志》有“是为内札萨克蒙古至于内蒙古地区,而外则有漠北”表述,且《皇朝藩部要略》载“内蒙古皆漠南诸部”。“内蒙古”之称源于“内札萨克蒙古”,沿袭至今。

蒙古语中,内蒙古尼古拉·鲍培转写为dotuγadumongγol,西里尔写法为дотоодмонгол,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将蒙古语名称更改,西里尔写法为дотоодмонгол,鲍培转写为öbörmongγol,西里尔写法өвөрмонгол。在蒙古语中,内蒙古的名称和汉语一致,鲍培转写为dotuγadumongγol,并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至秦朝

从新石器时代到夏以前,生活在长城地带的北方居民和中原有着密切的交往,农耕文化在长城地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商代中期前后,生态失衡和气候恶化迫使中原势力退出长城地带。春秋中期到战国末期数百年间,随着游牧民族的南下,北方草原的游牧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孕育了适应草原环境的鞍马文化,游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在此繁荣发展起来,游牧民族的势力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建立了匈奴联盟。

周代时期,内蒙古中西部由楼烦、林胡、狄族等游牧民族居住,东部地区居住着东胡族。战国时期,赵武灵王(340-295)以如今河北省和山西省为据点,对此地区奉行扩张政策。灭狄族中山国之后,赵武灵王击败林胡以及楼烦二族,设云中郡,并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之战,派蒙田逐匈奴驱出,后并入赵国原有的长城,形成了中国的万里长城。始皇保留了当地九原城以及云中郡,并迁入三万户人以巩固该地区。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匈奴一度夺回长城地带的统治权。

西汉至唐朝

西汉时期,公元前127年,刘彻卫青大将军再次北驱匈奴以取得河套平原地区。之后,武帝继续实行在河套地区建居住地的政策,以抵御匈奴。同年,武帝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武原郡。此时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在当时由鲜卑族控制。

东汉时期(25-220年),曾降于汉朝的匈奴开始在河套地区定居,并在当地与汉族移民相互来往。晋朝时期,匈奴贵族刘渊在该地区建立汉赵帝国,由此开启了十六国时期。

隋朝(581-618年)以及唐朝(618-907年)时期,中央集权国家再次建立。当朝皇帝仿效前人所为,征服河套地区,并迁入人口。河套平原当时由契丹族建立的契丹国(辽代)统治,该民族是发源于如今满洲南部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一支游牧民族。契丹之后,唐古特族建立西夏,并控制此时内蒙古的西部。随后契丹被女真族取代,并在满洲以及中国北部建立了金朝

隋朝(581-618年),杨坚试图分裂匈奴,支持启民可汗反叛。599年,隋文帝让突利在河套地区建国,称为启民可汗,建立了“东突厥”。从此突厥分裂为了东西两部分,东突厥成为了隋朝的附庸。隋朝末年,东突厥强大起来,不在臣服隋朝,不断入侵关内,河套平原地区因此失去控制。隋唐之际的薛举窦建德李轨高开道王世充等人不得不向突厥臣服。

唐朝(618-907年)建立后,突厥依然不断入侵,626年,突厥军队直逼唐都长安渭河便桥之北。629年,唐朝出兵北上灭东突厥,占据河套地区。之后,唐朝又以河套为基地,于647年灭薛延陀汗国,控制整个内蒙古地区和漠北。天宝在漠南设置单于都护府,在漠北设置了安北都护府。这是中原王朝首次在漠北设置机构。不过漠北的控制时间并不长,682年,东突厥复国,此后又有回鹘取代突厥,唐朝和北方汗国大概以戈壁为界。

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机带领辽朝八部经过20年的征战,统一草原各部,并仿中原王朝称“皇帝”,建国号“契丹”。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机取“天梯、蒙国、别鲁等三山之势”,选定皇都。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改契丹国号为大辽,同时,改皇都之名为辽上京遗址,府曰临潢,并开始大规模扩建上京城。辽朝先后共建有五京,其中辽上京是辽朝营建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最为重要的首都,也是我国游牧民族在北方草原地区建立的第一座首都

元朝至清朝

五代十国以来,漠南地区被西夏,契丹、女真等民族占据,此后蒙古族兴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落,建立蒙古国,并在1211年和1215年大举向金进攻,占领中都。1219年发动第一次西征,版图扩展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27年征服西夏时病逝。

随后的孛儿只斤·窝阔台和蒙哥汗继续征伐,先后灭西夏﹑金和其他政权,还征服了中亚和欧洲部分地区,建立了四大汗国。1260年,孛儿只斤·忽必烈作了大汗,把统治中心由漠北的和林迁至燕京,在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并在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1368年,元朝被明朝打败后,明朝沿着当代内蒙古自治区的南部边界重建万里长里,并设三卫,主要由降服明朝的蒙古首领组成。

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剌部和东部蒙古本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与明朝建立了臣属关系。16世纪中叶以后,原驻牧于哈拉哈河两岸及克鲁伦河附近的东部蒙古本部中的喀尔喀部逐渐向漠北迁移,形成札萨克图汗﹑土谢图汗﹑车臣汗等三大部,是为漠北蒙古。蒙古本部的其他部分仍留居于原地,形成了内蒙古地区。1571年,明朝封漠南蒙古右翼领主﹑土默特部俺答汗为顺义王,并授予很多领主以官职。漠南蒙古左派则继续与明朝处于对立状态。

漠西蒙古瓦剌部在16世纪时分为准噶尔汗国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部﹑土尔扈特部﹑和硕特四部。明末土尔扈特部移牧于今伏尔加河下游,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挣脱俄罗斯帝国奴役后,与硕特部向东南迁徙,移牧于青海省等地。1636年漠南蒙古16个部49个封建主前后归属于后金——清。此后,漠北蒙古和青海的厄鲁特蒙古各部封建主先后向清朝遣使纳贡。同时,沙俄开始入侵中原地区新疆厄鲁特蒙古地区,并收买和策动厄鲁特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等对青海蒙古、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发动侵袭。

清朝经过多次用兵,在1776年平定了准噶尔少数贵族的叛乱,重新统一蒙古族地区,在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地“兀鲁斯”“鄂托克旗”的基础上,清政府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

中华民国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蒙古族地区和中国其他地区一样,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侵略中国的资本主义列强中,俄罗斯帝国最先入侵,随后日本势力逐渐渗透到蒙古地区。

17世纪初,沙俄利用多种方式侵略蒙古地区。鸦片战争后,沙俄了控制蒙古地区的经济命脉。辛亥革命时期,沙俄趁机支持少数封建上层和哲布尊丹巴等在蒙古地区策动的“独立”﹑“自治”,甚至也支持内蒙古独立,煽动民族发动叛乱,借机吞并蒙古地区。最终外蒙古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被确立独立。从此内外蒙古正式分家。

辛亥革命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东蒙古地区。20世纪30年代初,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为了摆脱民族危亡的命运,1607年,厄鲁特蒙古和鞑蒙古人民共同组成了5000人的队伍,一举消灭了入侵中国西北边疆的200多俄罗斯帝国哥萨克骑兵侵略军。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蒙古族人民掀起了反对清朝政府和蒙古族封建统治阶级的斗争。辛亥革命时期,蒙古族人民展开了以保护牧场和反夺地为中心的反抗北洋军阀的斗争。席尼喇嘛领导的乌审旗“独贵龙”运动,成为当时伊盟革命斗争的中心。1912年和1914年先后在后套地区和达拉特旗爆发了反对王公出卖旗地、苛捐杂税和官差徭役的斗争。这年冬天,朝阳﹑绥东﹑建平等地的蒙、汉各族人民也掀起了抗捐抗税斗争。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中共北方政治委员会的负责人李大钊等同志对内蒙古开展了革命工作。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为了加强对内蒙古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察哈尔省﹑热河等地建立了党的工作委员会,成立了革命群众团体-----工农兵大同盟,还利用刊物向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宣传革命道理以及党对蒙古族解放事业的主张。

1926年,有不少蒙古族的革命青年到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聆听毛泽东同志的教导,成为农民运动的骨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许多优秀的蒙古族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但是,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并没有停止。1929年,在东部地区爆发了嘎达梅林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勾结东北地区军阀出卖土地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内蒙古蒙、汉各族人民在鄂尔多斯市和大青山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抗战胜利后,在1947年5月,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乌兰浩特市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内蒙古自治政府迁驻张家口市,同年12月,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1950年5月,察哈尔省宝昌县、化德县、多伦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盟。1952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由张家口市迁驻归绥市。1954年4月,归绥市更名呼和浩特市。同年6月,撤销绥远省,划入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7月,热河省赤峰、宁城县、乌丹3县和敖汉旗喀喇沁旗、翁牛特蒙古族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区盟。1956年4月,甘肃省巴彦浩特镇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2年3月,河北省商都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196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大部分区域划入黑龙江省省,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部分区域划入吉林省,昭乌达盟划入辽宁省巴彦淖尔市分别划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197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将1969年划出的区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自此,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沿用至今。

地理

位置境域

内蒙古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地理坐标跨度为97°12′-126°04′E,37°24′-53°23′N,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横跨东北地区、华北、西北地区,国内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省区相邻,国外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边境线4200多公里。土地总面积为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

气候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广袤,所处纬度较高,高原面积大,距离海洋较远,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有降水量少而不匀,风大,寒暑变化剧烈的特点。大兴安岭和阴山山脉是全区气候差异的重要自然分界线,大兴安岭北段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巴彦浩特镇——海勃湾区——巴彦高勒以西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内蒙古气候,其中大兴安岭北段地区、西部沙漠地区气候差距较大。整体特点是春季气温骤升,多大风天气。夏季短促而炎热,气温在25℃左右,降水集中且很少,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秋季气温剧降,霜冻往往早来;冬季漫长严寒,中西部最低气温低于-20℃,东部林区最低气温低于-50℃,多寒潮天气,降雪也少。内蒙古日照充足,光能资源非常丰富,蒸发量大部分地区都高于1200毫米,大兴安岭山地年蒸发量少于1200毫米,巴彦淖尔市高原地区达3200毫米以上。全年的降水量为100-500毫米,无霜期为80-150天,年日照量普遍在2700小时以上,大风日数平均在10~40天,70%发生在春季,沙暴日数大部分地区为5~20天,阿拉善盟西部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达20天以上,其中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呼鲁赤古特大风日,年均108天。

大兴安岭北段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终年为西风环流控制,以中纬度天气系统影响为主,而季风环流影响则视季节变化而定。冬季风影响时间长,夏季风不易到达,且影响时间短。具有冬季漫长严寒,春季风大少雨,夏季温热短促,秋季气温剧降等气候特点。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充足,降水变率大,无霜期短。温度分布由大兴安岭向东南、西南递增。大部地区降水稀少,且集中于夏季。年降水量的分布与气温相反,因而形成在热量最多的地区降水最少,热量最少的地区降水最多的水热分布不平衡格局。

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是阿拉善盟,该地区境内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乌兰布这三大沙漠,其中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为4.92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第二大沙漠,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降水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蒸发量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增。截至2020年,年平均气温7.7℃~9.8℃,极端最低气温-34.4℃,极端最高气温44.8℃。1月平均气温-7.7℃~-10.7℃,7月平均气温23.5℃~28.1℃。年降水量32.8毫米~208.1毫米。年蒸发量1555.7毫米~2808.5毫米。年无霜期143天~174天。年日照时数2977小时~3369小时。年平均风速2.8米/秒~4.7米/秒。阿拉善盟北部盛行偏西风,南部多东南风。

地质

内蒙古自治区地跨古老而相对稳定的华北地区地台,以及活动的中亚蒙古地槽。根据沉积作用、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可划分为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发展阶段,中、晚元古代发展阶段,古生代发展阶段,中、新生代发展阶段。

太古代一早元古代,内蒙古自治区经历由初始陆核一陆核增长扩大一陆壳固结等地台基底的形成过程,其间发生了多旋回的沉积作用、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和区域变质作用。中、晚元古代,为地台发展阶段,沿着地台北缘和贺兰山桌子山一带,发生巨大的线型坳陷,沉积了巨厚的盖层或准盖层性质的建造。古生代,进一步分化为长期隆起区(阿拉善盟台隆)、相对稳定区(鄂尔多斯市台坳)和强烈沉降区(鄂尔多斯西缘坳陷)等构造单元;中生代及其以后,沿着稳定的鄂尔多斯台坳周缘,发生了强烈地水平挤压运动;产生褶皱、冲断、逆掩和推覆构造。

中、晚元古代属于内蒙古地壳演化的分裂到敛合的时期,中亚蒙古地槽在这个时期继续发展,华北地台、扬子地台、塔里木盆地地台逐步连成一体,形成古中国地台;处于华北地台的内蒙古地区,沉积了第一套地台盖层,并因特殊的构造环境形成了地台边缘褶带。

古生代体现了南、北两大地台间板块运动发展、消亡的全过程,是中亚-蒙古地槽的兴衰时期,可分为兴凯旋回、加里东旋回和华力西旋回。每一旋回均使部分地槽回返,最后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地台和华北地台向洋增生的陆壳对接,形成统一的古亚洲大陆。该时代的地台区,大部为隆起环境,局部有陆表海的稳定型沉积和海陆交互相沉积,形成第二、三套盖层。

中、新生代发展阶段至今有230Ma的历程,主要分为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脉三个旋回,表现为海水东退,该区全部上升为陆,以及在太平洋板块与亚洲大陆沿毕乌夫带的强烈作用下形成了滨太平洋构造域。至中生代晚期,该区的古地理位置已与现代位置相接近。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构造主要分为南部和北部,其南部属中朝准地台、北部属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这两者以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的内蒙古地轴为界。该地轴主要由结晶岩、变质岩、花岗片麻岩等物质组成,经过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后,形成了东西横亘的阴山山脉。内蒙古地轴的南部主要属于鄂尔多斯台拗,是一长期沉陷区,大致在中生代沉陷,其西部边缘就在中生代曾发生褶皱,形成贺兰山和桌子山。内蒙古地轴的北边属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以华力西运动为主要旋回,燕山运动使该褶皱系再一次受到改造,形成北东-南西走向的大兴安岭,区内主要出露晚古生代地层,一般未变质或变质轻微。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盆地和额尔古纳河流域,属额尔古纳褶皱系,其发育过程与内蒙古-大兴安岭褶皱系大致一致。上述构造带互相交接复合,组成内蒙古的弧型高原骨架,历经次地壳变动及侵蚀夷平演化,对区境矿产资源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大致分为古生代前期的热液变质金属成矿期、古生代到中生代的成煤、成油期、新生代盐类成矿期这三个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古生代及其以前地层大致以北纬42°线为界,主要分为地台区、地槽区,以及中、新生界。地台区前寒武纪地层发育,太古界与下元古界构成地台褶皱基底,中、上元古界和古生界为沉积盖层。

地台区:下、上太古界,分别出露于兴和县集宁区大青山乌拉山等地。下、中元节古界,分别分布于大青山、色尔腾山,龙首山、什那干及北山地区等地,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主要分布于巴音西别和北山地区,震旦系分布于贺兰山、龙首山等地。古生界寒武系主要出露于大清河、佘太及桌子山、贺兰山等地,为典型的地台型滨浅海相碎屑岩、灰岩沉积;奥陶系中、下统分布在尔多斯、桌子山、贺兰山等地;上奥陶统仅见于佘太地区,以灰岩为主;二叠系主要分布于阴山山脉及其以南地区;上奥陶统仅见于佘太地区,以灰岩为主。

地槽区:古生界寒武系下统在大兴安岭地区;寒武系中、上统主要见于北山、巴丹吉林沙漠北缘等地;奥陶系分布广泛,以碎屑岩和灰岩为主。志留系西起北山向东经巴丹吉林沙漠直至林西广为分布,下部兰多维列统仅见于北山地区,贺兰山地区下统为蛇绿岩套。石炭系发育齐全,分布广泛。二叠系主要分布在西乌珠穆沁旗、巴丹吉林沙漠北缘和北山地区等。

中、新生界:三叠系以鄂尔多斯市地区最发育,此外,在阿拉善盟、北山和大兴安岭地区也有出露。中三叠统古生物群落以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为代表,上三叠统以延长植物群为特征;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上统主要分布在阿拉善、二连和大兴安岭东坡等地;第三系发育齐全,以湖盆相砂岩、泥岩为主,含有极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第四系分布广泛。

内蒙古区域变质岩系十分发育,出露总面积达178000平方千米,约占全区总面积的15.2%。从太古代到晚古生代,均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区域变质岩系分布。该区中部及东南部太古代地层,在太古变质旋回晚期,普遍发生了区域中一高温变质作用,形成了由角闪岩相到麻粒岩相的高级变质岩系,与区域变质作用有关的区域混合岩化作用最为强烈。

分布在华北地台北缘及天山、内蒙古中部、兴安地椿区内的下元古界,普遍经受了区域动力热流变质,形成了由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的递增变质,与变质作用相关的混合岩化作用较普遍;中、上元古界变质岩系较下元古界分布更广,但变质强度明显减弱,基本上经历了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形成了低绿片岩相岩石组合。

显生变质旋回经历了加里东和华力西两期变质,受变质地层为天山——兴安变质地区下古生界和上古生界。其次,北祁连变质地带的下古生界,也发生了变质。显生变质旋回的特点是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了绿片岩相单相变质:混合岩化作用较弱,局部地段为边缘混合岩化作用;变质作用特征与中晚元古期基本相同,只是变质级别有所差异,多属绿片岩相绢云母绿泥石级。在不同变质单元或不同构造部位,由于热动力条件的不均一性,变质作用也显示出不一致性。与变质作用有关的铁、金、云母、石榴石、石墨、磷、蓝品石、大理石等矿产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内蒙古自治区自太古代以来,伴随多次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强烈且期、次繁多,所形成的岩浆岩分布广泛,出露面积约占全区基岩面积的一半左右。岩浆活动受构造运动的控制明显,具有多旋回特征。区内,从岩浆侵入到岩浆喷发都很强烈,从巨大的岩基到细小的岩脉都很发育,既有大面积的岩浆溢流,也有带状裂隙喷发。

由于各期构造运动涉及的深度不同,区内岩浆岩具有多成因的特征,有幔源型、陆壳改造型和过渡性地壳同熔型。区内岩浆岩岩石类型也较为复杂,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以及不同类型的过渡岩石都有程度不同的分布。加里东旋回侵入岩分布于额尔古纳市兴凯地槽褶皱带、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等地,华力西早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东乌珠穆沁旗早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华力西中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喜桂图旗中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等地,华力西晚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西乌珠穆沁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燕山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中生代隆起区;喜马拉雅山脉期岩浆岩主要分布于中东部。

地形地貌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壳经历了古生代末期、白垩纪末期及新生代的多次夷平过程,喜马拉雅运动使地体再度抬升,造成平均海拔千米左右、地表起伏平缓而开阔的内蒙古高原。地体呈显著带状镶嵌结构,中部由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龙首山等山脉组成脊梁,北部为内蒙古高原,东南为嫩江右岸及西辽河平原,南部为河套平原土默特平原,西南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是中国火山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除东南部外,基本上都是高原型的地貌区,海拔的平均高度在1000米以上,全区高原面积占53.4%,山地占20.9%,丘陵占16.4%,河流、湖泊、水库等水面面积占0.8%。

高原主要由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平原、锡林郭勒高平原、鄂尔多斯高原等组成,其中内蒙古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海拔最高点的峰是海拔为3556米的贺兰山主峰;鄂尔多斯高原,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以东胜—杭锦旗梁地为分水岭,其高原主体为波状高平原。除此之外,在这些高原的西端还分布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分别位于鄂尔多斯高原南北两端。在山地向高平原、平原的交接地带,分布着黄土丘陵和石质丘陵,其间杂有低山、谷地和盆地分布,水土流失较严重。

内蒙古高原位于欧亚草原东端,属于亚洲的内陆高原,西起阿尔泰山脉东侧,东以大兴安岭为界,南到阴山山脉,北至萨彦岭、肯特山、雅布洛诺夫山脉一带,包括蒙古国俄罗斯贝加尔湖的南部和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蒙古高原在中国境内横跨东北三省的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及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的北部。

高原东西最长处约2380千米,南北最宽约1500千米,平面呈东西向延伸的叶状,东西狭窄,中间厚宽,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千米。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低处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一带,大约海拔800米;西、西南和北部多山,中部和东部是大面积的丘陵,整体平均海拔约在1580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炎热短暂,降水稀少,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除了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在200毫米以下。从东北到西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典型温性草原、荒漠草原戈壁等生态景观。

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位于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境内,大兴安岭以西,北、西与俄罗斯、蒙古国毗邻,因呼伦湖和贝尔湖而得名。草原地势东高西低,处在海拔650~700米之间的高平原上,总面积约11.3万平方公里,与大兴安岭林区相接,有3000余条纵横交错的河流,500余个湖泊。

从大兴安岭西坡展开,由东而西依次分布有几种类型的草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等,以牧草为主的植物1300余种,形成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景观。自然条件优越,降水量在250~350毫米之间,是中国现存最丰美的优良牧场,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羊等生长在这里。同时,该草原也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成长的历史摇篮”。早在二、三万年前,扎赉诺尔区人就在呼伦湖一带繁衍生息,创造了呼伦贝尔的原始文化。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中国最大的草原,也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草原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牧场。

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第一个草原自然保护区,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沙地疏林草原和河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范围以锡林河流域自然分水岭为界,面积107.86万公顷,维管植物658种,苔藓植物71种,大型真菌10余种,分属于74科291属。野生动物有黄羊、狼、獾、狐、草原旱獭、等33种,啮齿动物及鹰、百灵鸟鸟纲76种,还有多种昆虫。

鄂尔多斯高原位于河套平原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边与晋陕黄土高原相连接,为一波状高平原。地势为北西高,南东低,以东胜区杭锦旗梁地为分水岭,向南北两侧波状高平原缓缓下降。地貌形态为西侧桌子山山地,东侧准格尔黄土丘陵,南北两端分别为毛乌素沙漠和库布其沙漠,其高原主体为波状高平原。

高原东部为准格尔黄土丘陵,分布于准格尔旗和伊金霍洛旗一带,由侏罗纪及前侏罗纪地层组成。丘陵顶部被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覆盖,海拔高程1000~1600米。冲沟发育,切割强烈,水土流失严重。波状高平原北部为库布其沙漠,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南高北低,海拔高程1300~1400米,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

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在白垩纪、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曾有大规模的玄武岩流沿构造裂隙喷溢和火山活动,改变原有的地貌形态,形成熔岩台地和成串展布的火山锥。主要分为5群,分别是大兴安岭中段火山群,主要分布在绰尔河哈拉哈河之间的熔岩台地上;阿巴嘎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中部熔岩台地上,有206座上新世未至更新世初的火山锥;达里诺尔火山群,主要分布在达来诺尔以北的熔岩台地上有102座上新世至下更新世间歇喷发形成的火山锥;乌兰哈达火山群,主要分布在集二铁路两侧;岱海火山群,主要分布在岱海附近。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大小河流千余条,主要分为外流区水系和内流区水系,河川径流总量约400亿立方米(黄河过境水除外)。外流区水系有黄河、永定河滦河西辽河嫩江额尔古纳河,流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内流区水系有乌拉盖尔河昌都河塔布河、艾不盖河,以及黄旗海水系、岱海水系等,多数是无尾或径流消失在封闭的盆地或洼地中流成湖沼。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7条,流域面积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有258条。

黄河为中国的第二大河,由宁夏石嘴山市附近进入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由南向北,围绕鄂尔多斯高原,形成一个马蹄形,给内蒙古带来了灌溉之利。黄河在自治区境内全长830千米,流域面积约15.1万平方千米,入境水量224.6亿立方米。主要支流右岸有毛不浪沟、卜尔色太沟、黑赖沟、罕台川哈什拉川、母化河、虎尔斯太沟、都思免河、皇甫川等。左岸支流有五当沟、水涧沟、麦达沟、万家沟、水磨沟、哈拉沁沟、大黑河、浑河等。

其上源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吉鲁契那山。流至嵯岗西,忽而折向东北流经中俄边界,至大司洛夫卡河,称额尔古纳河。该河河长900千米,年平均总水量达95亿立方米,主流和支流水草茂盛,对农林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额尔古纳河的主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草原北部,主要支流为根河得尔布干河莫尔道嘎河激流河乌玛河等。在中途,会接纳北岸的库都尔河特尼河莫尔格勒河、南岸的免渡河伊敏河等支流。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南坡,流经自治区东北部边界,注入松花江。在内蒙古境内全长719千米,流域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总水量为193.88亿立方米,是内蒙古境内水量最大的河流。嫩江右岸支流密布,自北而南有二根河、南瓮河、罕诺河、多布库尔河、诺敏河、阿伦河、济沁河、洮尔河等。这些支流的流向大致与大兴安岭的走向构成直角后,注入嫩江。大支流中下游地区,地形广阔平缓、土质肥沃、灌溉便利,适宜粮食生长,是产粮区。而支流上游因流经丘陵山区,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适于修建大中型水库,开发水力发电。

西辽河上游有两大支流,分别是老哈河西拉木伦河。上游老哈河从西南流向东北,至苏家堡附近与另一条西拉木伦河汇合,称为西辽河。河长814千米,中途南北侧会接纳教来河乌力吉木伦河,流向大致呈直线自西向东横贯科尔沁草原

湖泊

内蒙古自治区天然湖泊众多,但多数是面积不大且水浅的咸水湖,以盛产盐、碱、芒硝等矿产而著名。全区约有1000余个湖泊,湖水面积约4000平方千米,湖面大于50平方千米的有10个,以呼伦湖、贝尔湖、达来诺尔、岱海、乌梁素海较大,亦为内蒙古著名渔场。

“呼伦”蒙古语意为“水獭”,呼伦湖,又名呼伦贝尔湖,是内蒙古第一大湖、中国第五大湖,素有“草原明珠”之称。由于呼伦湖世界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鸟禽种类繁多,又被国内外专家称为“活的鸟类博物馆”。

呼伦湖地处呼伦贝尔草原中心,湖面积230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将近6米,以呼伦湖为中心所形成的呼伦湖水系,面积将近1万平方公里,是一个具有吞吐性质的湖,与贝尔湖、乌兰泡、克鲁伦河乌尔逊河、达兰鄂罗木河共同组成三湖三河水系,这六者相通,使呼伦湖成为各种鱼类适宜生长的环境,拥有20多种多达数万吨的渔业资源。同时也是呼伦贝尔草原最好的天然牧场之一,拥有野生植物653种,两岸200多万头牛羊等的畜牧业。

“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贝尔湖位于呼伦贝尔高原的最西部,湖面东北西南呈长方形,主要是集纳东南流来的哈拉哈河水而成的湖泊,是中国和蒙古的界湖,有五分之四在蒙古境内,为哈拉哈河的尾闾,乌尔逊河的上游,对两河水量的调节起重要作用。湖水为淡水,一般深度在9米左右,湖水最深处可达50米以上,湖水清澈,为沙砾湖床,盛产鲤鱼、鲇形目𩾌𩷕白鱼、红鳍鲅、狗鱼、水獭等,是天然渔场,湖周边为优良牧场。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生长红柳的地方,是黄河改道形成的河迹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区极为少见的大型草原湖泊,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中国北方多个生态功能交汇区、控制京津风沙源的天然生态屏障,被称作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以及“塞外明珠”、“鸟的世界”,其中流域腹地的河套灌区是中国三大灌区之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区域”。截至2023年6月,湖区总面积293平方公里,鸟类260多种、600多万只,特别是疣鼻天鹅数量达到近千只,被称为“中国疣鼻天鹅之乡”。

20世纪90年代以后,乌梁素海湖内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劣五类,采取众多措施后,生物多样性持续恢复、海水变得清澈。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于2018年被纳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

地下水

蓄水量约240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230多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资源量为236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64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的1.5%。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在大气降水、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等影响下,具有平原多、山丘区少和内陆河流域更少的特点,水资源82%分布在东部,西部地区缺水。扣除与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间的重复计算后的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平原区为山丘区的2.2~2.7倍,内陆河流域的5.4-5.9倍,因而内陆河流域的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只有在内陆闭合盆地的平原或沟谷洼地,地下水才比较富集。

水利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水库589座,引水枢纽1742;提水泵站2236,装机容量25.67万千,共建有机电井34.24万,灌溉配套井装机容量316万千,其中水库包括大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485,以及成大型灌区16处,中型灌区249处,小型灌区283处。

2021年年底向乌梁素海、岱海、泊江海、神湖等重点湖泊补水31.42亿立方米,利用黄河凌、洪水向乌兰布和、库布其沙漠以及其他河湖等生态脆弱区补水4.94亿立方米,全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408.86万公顷。

2018年引绰济辽工程开工,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十三五”期间实施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属国家水网骨干工程,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共设置9条支线,总投资13.36亿元,支线总长57公里,涉及该旗4个苏木镇场6个嘎查村,征地总面积5513.64亩,工程建成后可每年向扎鲁特旗供水8900万立方米,有利于有效缓解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西辽河流域严重缺水状况。

红山区水库,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库,1958年开工兴建,1960年10月主坝截流,1965年竣工投入使用,位于辽河干流老哈河的中游,地处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松山区敖汉旗的交界处。水库工程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44万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89.3%,控制辽河上游产流量的80%,水库总库容25.6亿立方米,防洪库容17.4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14亿立方米,是辽河防洪系统的控制性骨干工程,以及是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养殖、旅游的国家大型1类水利枢纽工程。

红山水库由主坝、副坝、溢洪道、泄洪闸、输水洞和水电站等工程组成,最大泄洪流量2820立方米每秒,泄洪流量825立方米每秒、泄水流量170立方米每秒。水电站装机共有5台,总装机容量为6720千瓦,年发电900万千瓦时。水库设计正常水位433.7米,汛期限制蓄水水位438.4米,水面0.93万公顷,灌溉面积可达15万公顷。

土壤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2.3%,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第三位,拥有9个土纲,22个土类,其中土纲类型的土壤钙层土分布最少。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其中最东部位黑土壤地带,向西边移动,土壤类型分别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1150.36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嫩江右岸、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等地,其中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兴安盟东部等四盟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区耕地的66%。园地4.7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和兴安盟,占全区园地的64%。林地2436.79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东四盟市,占全区林地73%。草地5437.4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呼伦贝尔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和乌兰察布市等6个盟市,占全区草地的8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9.58万公顷,包括城市用地、建制镇用地、村庄用地、采矿用地、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其中村庄用地最大为84.01万公顷,占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6.16%。交通运输用地80.04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80.04万公顷,包括铁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公路用地、农村道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其中农村道路最大,为49.03万公顷,占交通运输用地61.26%。

水资源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509.22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不重复计算的水资源量为143.32亿立方米,全区平均产水系数为0.16,平均产水模数为4.43万立方米每平方千米。在所有行政区中,呼伦贝尔市水资源总量最高,为305.86亿立方米,在所有水资源一级区中,松花江区水资源总量、产水系数最高分别为为352.12立方米、0.27亿立方米。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为193.4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95.8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90.70亿立方米,农业用水145.4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23.6亿立方米,全区耗水总量138.20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为365.9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3.14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134.47亿立方米,山丘区111.50亿立方米,这两者之间有22.84亿立方米为重复计算。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黄河区、西北诸河区等地。

矿产资源

内蒙古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中西部富集铜、铅、锌、铁、稀土等矿产;中南部地区富集金矿;东部富集银、铅锌、铜、锡、稀有金属元素矿产。截至2022年拥有矿产地 2150 处,大中型矿产地 891处,有 381家矿山纳入绿色矿山名录,其中67 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3 个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内的 141 家矿山已有 55 家纳入了绿色矿山名录,其中赤峰北成功列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名单。新增大中型矿产地117处,其中,大型 63 处、中型 54 处。

截至2021年底,全区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133种,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产为126种,全区有103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十位,其中有47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位,煤炭、铅、锌、银、稀土等20种矿产的保有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其中,煤炭、铅、锌、银、稀土、、锗、普通萤石晶质石墨等矿产是优势矿产。

稀土包括17种元素,分为“轻稀土”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内蒙古保有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主要分布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主产岩矿型轻稀土矿,包头市也因此被誉为“稀土之都”,该矿探明储量为4350万吨,占全国的83.7%,占全球30%,占行业总产出的50%以上。

内蒙古自治区的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西部、大兴安岭中南段和狼山地区,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供应基地。已探获的资源量位居全国首位,是中国北方重要的铀矿资源勘查开发基地。2021年,新增铜金属量 145.9 万吨、金金属量 323.8 吨、锡金属量 33.3 万吨、金属量23.1万吨。新发现那仁乌拉钨铋银多金属、维拉斯托锂多金属、复兴屯、东花脑特银多金属、呼勒图锌多金属等大中型矿床。

内蒙古自治区非金属矿产分布很广泛,主要包括普通萤石、晶质石墨、白陶土、盐、石膏马牙硝碱石等。2021年新增晶质石墨矿物量 4475.2 万吨,以及查干文都日晶质石墨等大中型矿床。

内蒙古的油气资源从东至西遍布全区,主要分布在海拉尔区盆地、二连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巴彦浩特镇盆地、乌拉特中旗川井盆地和开鲁盆地等8个沉积岩盆地,全区探明储量达到7亿吨,远景储量为40亿吨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区原油年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全区天然气产量稳定在250亿立方米以上,新增油气管道里程2099.6公里,新增原油年输送能力1500万吨、成品油年输送能力191万吨、天然气年输送能力532.5 亿立方米,新增11个旗(县、区)通管道天然气。截至2023年6月,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盆地外围的河套盆地拥有区内首个年产百万吨油田巴彦油田。

2023年,已查明煤炭资源量6515亿吨,居全国首位,占全区累计查明煤炭总资源量的63.6%,发现大型矿产地22处、中型矿产地26处、小型矿产地54处,可供进一步工作的矿产地240余处。2022年全区新增矿山生态修复土地面积296.27平方公里,全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11.74亿吨,其中东部地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3.22亿吨,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生产原煤8.52亿吨,全区进口煤炭3026万吨,占全国煤炭进口总量的10%。2021年全区累计生产煤炭48.5 亿吨,近60%供应华北地区、东北、华东等地区,占全国跨省交易量的1/3。全区单矿平均产能达到259 万吨/年,大型煤矿规模占全区煤矿总产能的89.3%,拥有一级、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煤矿224处,占区内正常生产煤矿的 73%。

森林资源

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中国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省区之一。从东到西分布有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11片次生林区,以及人工林区。截至2020年全区森林面积为4.08亿亩,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23.0%。人工林面积9900万亩,居全国第三位。森林蓄积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五位。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原始林区和大兴安岭南部山地等11片次生林区,人工林遍布全区各地。全区乔灌树种丰富,有杨树、柳树、榆树、栎类等乔木和锦鸡儿、白刺梭梭、杨柴、沙棘等灌木。2023年全年,内蒙古计划完成营造林300万亩以上、义务植树3000万株以上、防沙治沙500万亩以上。

湿地资源

根据自治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区湿地面积380.94万公顷,包括5个二级地类,包括森林沼泽70.17万公顷,占18.42%;灌丛沼泽21.48万公顷,占5.64%;沼泽草地183.66万公顷,占48.21%;内陆滩涂93.81万公顷,占24.63%;沼泽地11.82万公顷,占3.10%。湿地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等2个盟市,占全区湿地的86%。其中呼伦贝尔市湿地面积247.28万公顷为,占全区湿地的64.9%。

沙漠

商周以来,战事与边策的波动,致人口、草原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公元4世纪末,铁弗匈奴自漠北迁至朔方郡,并筑统万城遗址以为首都,且大事农耕,在牧区垦殖农耕,至北魏末年草原沙化现象明显。

明中叶以后,大量移民到此,耕垦面积日益扩大,森林、草原植被受到破坏,局部地区已显现出土壤沙化的势头,后因垦田废弃,就地起沙变得普遍。隋唐至中华民国,当时执政者均大力开垦内蒙古土地,导致内蒙土壤沙化日益严重,中原地区有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其中四大沙漠、四大沙地都在内蒙古,成为全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集中和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处于第二位。

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为88966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14%;沙化土地面积为59723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3.66%。内蒙古境内的四大沙漠、四大沙地治理成效较好。其中,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库布其、乌兰布和四大沙漠呈现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的趋势,流动沙地减少227万亩,半固定沙地减少1159万亩,固定沙地增加1701万亩。科尔沁区、浑善达克、毛乌素、呼伦贝尔四大沙地呈现重度和中度沙化面积减少、轻度沙化面积增加的趋势,总体减少730万亩。截至2022年3月内蒙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恢复到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实现“双减少”,重点沙化土地治理区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部分地区荒漠变绿洲

四大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在2005年成为阿拉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核心区,曾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排名第一,以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庙等五绝闻名。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的必鲁图沙峰,海拔1611.007米,相对度500多米,是最高世界沙山,俗称 “世界沙漠珠峰”。该地区众多山丘的都可随风而鸣,还被誉为“世界鸣沙王国”,世界最大鸣沙山-宝日陶勒盖坐落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地带,鸣沙高达200多米,从沙脊处用双手、手指拨动沙坡向下滑行,可发出飞机轰鸣、雷声般的“隆隆”声、滋滋声响,数公里外清晰可闻。

巴丹吉林沙漠因湖泊众多得名沙漠千湖”,其中内陆湖泊144个,淡水湖12个,由于湖泊多数拥有沙漠绿洲生态,周围大多生长着较茂密的植物,为许多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所以巴丹吉林沙漠也被称为“漠北江南”。此外,巴丹吉林沙漠的湖泊中还有许多眼甘泉,位于音德日图硕大的咸水湖中有一处3平方米大小的孤立礁石上,大约有108个,其中最著名的是音德日图湖的“神泉”。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有一座寺庙,始建于乾隆年间,被称为“沙漠故宫”。庙室分为上下两层,总面积273.7平方米,是巴丹吉林沙漠中人们集会和礼佛的重要场所。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年平均降水量为102.9毫米。2023年7月,腾格里沙漠东缘建成长350公里、宽3—20公里防风固沙林带,改善沙漠化环境。已建成9个规模化的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造林总面积814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146.7万亩。

库布其沙漠位于鄂尔多斯市高原北部边缘、黄河南岸,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治理成效明显,生态资源恢复较好,治理面积达6460平方公里,流动沙地从总面积的73.3%减少到44.5%,植被覆盖率达53%,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公里,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经济示范区”。

乌兰布和沙漠是中国八大沙漠之一,位于乌梁素海流域上游,总面积506万亩,其治理关系到黄河和河套平原的安全,治理手段主要利用沙区丰富的光热资源和绿色无污染的优势,打造了一个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科技大棚、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万亩太阳能光伏产业生态治理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累计在乌兰布和沙漠种植梭梭35万亩,接种肉苁蓉10万亩,过境候鸟种类在2023年3月从40多种增加到近80种。该治理区在2020年10月列入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通过综合治理,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更新重建了长154公里、平均宽50多米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遏制乌兰布和沙漠的东侵。在沙漠腹地修建总长为100余公里的穿沙公路,在公路两侧通过人工造林、封沙育林,建成了乔、灌相结合的阻沙骨干防护林带,改善沙漠化环境。

四大沙地

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境内分布面积5.73万平方公里,占沙地总面积的86.42%。2021年国家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后,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总的面积为14000平方公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升3%,森林覆盖率提高0.5%以上,地下水超载减少每年3个亿立方米。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的沙地,为浑善达克沙地,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面积达5.2万平方千米,是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四大沙地和中原地区十大沙漠沙地之一。该沙地通过在沙地南缘形成长420公里、宽1—10公里的防护体系的方式改善沙漠化。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毛乌素沙地面积4771万亩,是中原地区四大沙地之一。作为毛乌素沙地腹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鄂托克前旗的森林覆盖率,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7%和2.58%,在2021年增加到2.92%和24.15%。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呼伦贝尔沙地是中国第四大沙地。根据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呼伦贝尔沙地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完成草原生态修复逾52万亩,沙地面积减少了130多万亩,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35%提高到60%以上。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内蒙古自治区特有与珍稀植物约有维管植物2500种,管束植物主要分为种子植物蕨类植物门,共计2619种,前者共有2551种,后者共有68种,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为中心的东阿拉善盟和西鄂尔多斯市地区。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共47种,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有2种,分别是貉藻发菜;国家Ⅱ级保护45种,包括四合木半日花科沙冬青蒙古扁桃绵刺革苞菊、胡杨等;全球干旱荒漠区古老残遗濒危植物72种,其中四合木、沙冬青、半日花等属于古地中海第三纪孑遗物种。

除此之外,内蒙古自治区还拥有药用植物共有123科、521属、1207种,分别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45.8%、23.8%、10.2%。其中蒙药植物526种,包括肉苁蓉苍术紫苏北沙参桔梗苦香树等,占内蒙古药用植物的43.6%;草本药用植物992种,占总数的82.2%。

动物

内蒙古自治区内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共有613种,主要分为29目,93科,291属,其中两栖动物5科5属8种,爬行纲7科14属27种,鸟类61科190属442种,哺乳动物20科72属136种;鱼类19科70属114种。

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大鸨、白鹤、丹顶鹤猎隼等52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狼、沙狐大天鹅小天鹅蒙古百灵等117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动物名录101种,列入世界受威胁鸟类名录70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207种,列入自治区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75种,包括东方漠金龟、黄花蝶角蛉碧翠凤蝶小红珠绢蝶花条蛇黄嘴潜鸟等。

遗鸥、丹顶鹤、蒙古百灵、大鸨、蒙古野驴、蒙古原羚等特色珍稀动物在内蒙古繁衍生息,其中蒙古野驴、野骆驼等世界珍贵兽类。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有6类自然保护地共380个,总面积1571.81万公顷,约占自治区国土面积13.29%。自然保护区216个,总面积1294.66万公顷,包括国家级29个、自治区级64个、自治区级以下123个。风景名胜区5个,总面积52.74万公顷,包括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3个。地质公园23个,总面积48.56万公顷,包括世界级3个(内蒙古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11个、自治区级9个。湿地公园63个,总面积38.61万公顷,包括国家级53个、自治区级10个。森林公园58个,总面积132.58万公顷,包括国家级36个,自治区级21个,自治区级以下1个。国家沙漠公园共15个,总面积4.66万公顷。汗马、呼伦湖、赛罕乌拉、锡林郭勒草原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后旗北部的巴音杭盖苏木、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总面积131800公顷,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乌拉特后旗努登梭梭林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生态系统自然保护。主要保护梭梭林、蒙古野驴为代表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古老原始的自然地貌和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景观。该保护区于2001年建立,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3个功能区,有种子植物22科96种,包括国家级保护植物裸果木绵刺革苞菊梭梭蒙古扁桃肉苁蓉等,脊椎动物80种,国家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大鸨波斑鸨金雕、草原、鹅喉羚盘羊猞猁蓑羽鹤等。

额济纳旗胡杨林,原名额济纳旗七道桥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的中心位置额济纳绿洲,总面积26253 公顷。属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胡杨林植物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荒漠绿洲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

保护区内有维管植物71种,分属20个科54个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区的野生植物主要有豆科的野大豆、沙冬青,和甘草以及列当科肉苁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胡杨、梭梭、肉苁蓉、沙冬青、裸果木瓣鳞花科6种。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不包括昆虫)118种,分属5个纲21目43科。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5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自治区级保护野生动物36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6种,包括蒙古野驴普氏野马野骆驼胡兀鹫雪豹、波斑鸠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33种,包括猞猁鹅喉羚白琵鹭疣鼻天鹅、白额鸭、苍鹰等。

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额济纳绿洲,该绿洲主要由胡杨、柽柳、梭梭、沙枣等乔灌木和牧草构成,其中胡杨是绿洲的主体林木,也叫梧桐,蒙古语称“陶来”,是第三纪地质变动时幸存的古老树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国家二类珍稀保护植物,面积约为1.9万多亩,每年10月,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还会举办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阿尔山市,公园总面积3653平方千米。地质公园内拥有大量具有国内乃至全球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以各种火山地貌和温泉。地质公园拥有的景观主要有火山长白山天池、堰塞湖群、石海、龟背岩、不冻河、石塘林等。

地质公园拥有的火山天池类型最齐全,较为知名火山天池有9座,其中阿尔山天池是国内海拔第三高的天池。较为知名的堰塞湖也有9个,分别是松鼠湖、金莲湖、仙鹤湖、乌苏浪子湖等。

石海是火山喷引起的一种现象,类型包括翻花石、熔岩洞、熔岩、绳状熔岩等。龟背岩是结壳熔岩流的龟背状熔岩流构造的熔岩流表壳因冷却收缩形成裂隙,是一种特殊的火山熔岩景观,也是世界各地火山群中少有的一种熔岩形态,属于全国所仅见。

远古时期火山运动在河床下形成了保热性岩体,岩体能不停的释放着热能,所在隆冬时节,地质公园20公里内的河水河流热气氤氲,不会结冰,这就是塞外奇观-不冻河。地质公园内的石塘林面积达200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保持最完整的火山熔岩景观之一,石塘内虽然土壤瘠薄,但石缝中却生长着落叶松、高山桧柏、偃松,以及金星梅、银星梅长开不谢,和大片的低等植物青苔。因此,石塘林成为了研究火山地质遗迹和低等植物向高等植物演化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自然灾害

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大风沙尘、干旱、冻灾害、洪涝、冰雹、沙尘暴、沙尘暴、扬沙、水土流失等,大风沙尘主要发生在春季;干旱主要发生在春末、夏初中西部地区,低温冷害和初霜冻灾害主要发生在春末和夏末,雪灾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沙尘暴、扬沙主要集中在3月份,扬沙天气主要集中在 4—5月份,主要出现在阿拉善盟、乌海等地区,2021年春季阿拉善盟发生7次沙尘暴,11次扬沙,乌海发生3次沙尘暴、5次扬沙。其中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较为严重。

受新疆东移强冷空气影响,2011年4月24日到26日,内蒙古额济纳旗大部地区出现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部分地区伴有的降水,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造成额旗经济损失达约95万元。

此次强沙尘暴发生时,正值春播耕种时节,处于小麦、棉花、籽瓜等当地农作物破土出苗期,而幼苗抗风能力弱,致使幼苗大面积死亡。同时破坏了土壤情,春耕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农牧民增产增收带来了不利的效应。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受大风影响,额旗农作物受损面积达4000多亩,包括种植玉米受灾面积500亩,小麦600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0万元;10座蔬菜大棚不同程度受损,造成经济损失约15万元;因沙尘暴影响,羊群觅食时走失,被狼咬死30只,造成经济损失30万元。

内蒙古自治区除大兴安岭林区及岭东西麓以外,大部地区均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5以上。其中阿拉善盟、巴彦淖尔盟、乌兰察布盟等等地北部为严重干旱区。2023年5月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部、南部地区,以及通辽市东部地区无降水,全区干旱面积56.4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8%,牧区超六成面积发生干旱,牧草生长受限;农区近五成面积发生干旱、林区近二成面积发生干旱。

水土流失是内蒙古自治区较为突出的生态问题,其黄河流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侵蚀类型多样、 相互交错、 危害十分严重等特点。根据 2021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内蒙古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为 6. 74 万平方千米,占流域总面积的 44.37%。自201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流域水土保持状况持续向好, 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3342 平方千米,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明显下降,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辖9个地级市、3个盟(合计12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自治区首府为呼和浩特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大街1号。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划分层级包括盟、旗、苏木等,与别的城市有所不同。

盟由会盟而来,清政府为了加强统治,所以规定临近的各旗,每三年举行一次会盟,一经指定,这个地方就有了“盟”这个名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延续盟的建制,相当于地区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在氏族制时期,只要出猎,不管有多少人,都要按氏族而行,每10个人为一个单位,各出一支箭,以一人为头目,这种组织叫“牛录”(满语)。后来,从努尔哈赤开始,把这种狩猎组织增大,改编为统辖300人。此后,他又增大为更大的单位,叫“固山”(满语),各有旗帜,颜色主要为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8种。因为有旗帜的缘故,汉语就把固山译为“旗”。后来,清朝把归附它的蒙古族,也编为8个旗,叫“蒙古八旗兵”,旗色也是上述八种。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延续旗的建制,相当于今县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苏木”,一般指介于县及村之间的行政区划单位。内蒙古县级行政区之下有乡、镇、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等。一般来说,镇是工业区,乡是农业区,苏木是牧业区,行政性质接近,只是生产方式有所差异。

区划详情

主要城市

呼和浩特是蒙古语音译,意为“青色的城”,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誉为“中国乳都”,获得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十大幸福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称号。

呼和浩特地处东经110°46’-112°10’,北纬40°51’-41°8’,北拥草原、南临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丝茶驼路中转之地,召庙文化盛行之地,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汇、融合的之地。全市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辖4区、4县、1旗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5℃—8℃,年平均降水量337—418毫米,四季变化明显。建城历史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1954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2022年,生产总值3329.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8:34.7:60.5。

包头是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又称“鹿城”,是连接华北地区西北的重要枢纽,辖9个旗县区和一个国家级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北与蒙古国接壤,南临黄河,东西接土默川平原和河套平原,地理坐标东经109°15′~110°26′,北纬40°15′~42°43′海拔1067.2米。

拥有内蒙古最大的钢铁、铝业、装备制造和稀土加工企业,是中国和内蒙古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稀土、新型煤化工和装备制造基地,被誉为“包头市”“稀土之都”,是全国20个最适宜发展工业的城市和全国投资环境50优城市之一,也是中国首批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

乌海市成立于1976年,是华北通往西北的重要枢纽,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辖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5.81万人,城镇化率95.88%,是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交通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乌海是一座基础雄厚的产业之城,矿产资源富集,工业基础厚实,是全国重要的煤焦化工、氯碱化工生产基地,拥有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基地,以及可降解塑料、有机硅化物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等特色产业集群。黄河穿城而过,被誉为“黄河明珠”,118平方公里乌海湖乌兰布和沙漠相连,形成“山、海、沙、城”独特景观。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四合木和桌子山岩画固阳秦长城遗址等历史遗迹。水土光热条件独特,是“世界沙漠葡萄酒大赛”永久举办地,被誉为“葡萄之乡”。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3年,内蒙古常住人口为2396.0万人,比2023年减少5.17万人,减幅0.22%。其中,男性人口1227.07万人,女性人口1168.93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4.97,比2022年上升0.86。全区城镇人口达到1667.14万人,乡村人口为728.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9.58%,高于全国3.42个百分点;城镇化率同比提高0.98个百分点,快于全国0.04个百分点。

2023年,全区出生人口12.0万人,出生率5.0‰,与2022年相比,出生人口减少1.4万人,出生率下降0.58个千分点;全年死亡人口20.2万人,死亡率8.42‰,与2022年相比,死亡人口增加1.4万人,死亡率上升0.5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2‰,同比下降1.17个千分点。全区0-15岁少儿人口为331.07万人,比上年减少12.06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3.82%,比上年下降0.47个百分点;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1518.54万人,比上年减少24.45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63.38%,比上年下降0.88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46.38万人,比上年增加31.33万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2.80%,比上年提高1.35个百分点,人口总抚养比不断攀升。

民族

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境内共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55个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其中汉族人口为18935537人,占78.74 %,蒙古族人口为4247815人,占17.6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65803人,占3.60%。

内蒙古自治区中除却汉族外,蒙古族占比最多,该民族是位于东亚地区的一个传统游牧民族,始源于古代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是13世纪初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后,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主要分布在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尔沁左翼中旗、通辽库伦旗、通辽扎鲁特旗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呼伦贝尔新巴尔虎左旗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赤峰巴林右旗等地。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是一个歌善舞的民族,民俗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鄂伦春族是世居中原地区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扎兰屯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其祖先是“室韦”,即森林人。元代,称之为“林中百姓”。明代泛指为“北山野人”。

语言

内蒙古自治区内语言主要有东北官话、北京官话、晋语、蒙古语等。

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方言隶属于东北官话区哈阜片的长绵小片,共22个声母、38个韵母(不包括儿化韵),声调共有4个(不包括轻声调),发音时古清音入声字归人上声的情况比较多,组声母与组声母可以自由变读,没有一定规律,塞音、塞擦音声母的送气与不送气情况与北京官话存在差异。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是蒙古语族诸语言中使用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语言,包括蒙古语、布利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保安语等语言,这些语言差异不大,各方言间能够通话,一般划分为内蒙古方言(中部方言)、布里亚特方言(东部方言)、卫拉特方言(西部方言)这三种,其中内蒙古方言是中国蒙古语的基础方言。

内蒙古晋语是移民方言,是晋、陕百姓走西口带来的方言,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后套、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区,属于晋语大包片、张呼片、五台片,语言特色为读音保留入声、分音词。

宗教信仰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等宗教,其中佛教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截至2009年全区有依法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共1056处、信教群众100余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7%,教职人员4946人,自治区级爱国宗教团体6个,宗教院校(班)3所。

俗称喇嘛教,13世纪后期传入内蒙古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内蒙古有近千座寺庙,有50000余名喇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以后,在民主改革、废除寺庙封建地租剥削、废除等级制度,实行民主管理。1957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内蒙古分会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成立。截至2008年底,自治区有寺庙118座,喇嘛3370人,信教群众30多万人。

截至2007年,自治区正式登记的汉传佛教活动场所51处,比丘117名、比丘尼37名,信徒有12万人。主要的汉传佛教寺庙有呼和浩特市观音寺,包头市市妙法寺,呼伦贝尔市金刚寺,巴彦淖尔市甘露寺,阿拉善盟延寿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内蒙古地区有名的道观约有几十处,其中呼和浩特市太清宫乾隆四年兴建,1931年,翻建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道教的宗教活动和信教群众逐渐减少。至2008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有太清宫和慧云观两处活动场所,鄂尔多斯市有一处固定处所,有道士10余人,信教群众上千余人。

伊斯兰教传入自治区最早可追溯到元朝,明末、清代出现过一批伊斯兰教法学者,经堂教育随之兴起发展。15世纪末,几乎扩展到全区各地,多伦县、丰镇、归绥、包头等地兴建了不少清真寺。1983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呼伦贝尔市及6个旗县成立了伊协组织。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是回族,全区信教人数有21余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区有清真寺80余座,阿訇280余名。截至2007年,全区有正式登记的清真寺176座,阿訇318名。

天主教自唐朝传入中原地区,当时称为景教,后传播到北方草原,成为辽朝、蒙古、汪古、乃蛮、克烈等草原民族。16世纪中叶,天主教再次传入内蒙古地区。1865年,内蒙古地区被划为比利时圣母圣心会的势力范围。内蒙古地区成为天主教的一个总教区,下辖5个教区,即呼和浩特教区、包头教区、乌盟教区、天主教赤峰教区和巴盟教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区天主教界爱国人士积极参加清除帝国主义势力,至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天主教五个教区中,主教有1人,有神甫118人,修女109人,正式登记教堂、活动点共159个,信教群众有20余万人。

1840~1949年,基督教传教士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利用的工具,一些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深入中国内地包括进入内蒙古进行传教。各国传教士在内蒙古地区的差会有10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广大基督教徒为摆脱洋教的特征,割断同帝国主义的关系,摆脱外国差会的控制,并于1982年12月在呼和浩特市,成立内蒙古自治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基督教协会,以及成立自治区基督教义工培训班。从1987年成立至2008年,义工班共举办14期,招生538 人,已毕业12期459人。

东正教的群众主要集中在呼伦贝尔市俄罗斯族人口有4050人,绝大多数集中在额尔古纳市。从1957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的宗教工作受”左“的错误影响下。开展“反右派斗争”,把一部分宗教界人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自治区的宗教工作部门曾被撤销,直到1978年恢复宗教工作。

经济

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的产业主要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内蒙古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年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六,拥有玉米、大豆、粮油、马铃薯、土豆等优势产品,拥有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大的马铃薯产区。第二产业以煤炭行业、奶业、有色金属产业、羊绒制造业、稀土为主,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的1/4 、全球的1/8,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伊利股份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9年保持亚洲乳业第一,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中国绒都”,拥有全球最大的稀土矿

2023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24627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37亿元,比上年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4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增长7.0%。

第一产业

内蒙古作为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和6个净调出省区之一,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净调400亿斤以上,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肉库”“奶罐”“绒都”,“名特优新”农畜产品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天赋河套位列2021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地市级第一,呼伦贝尔市芥花油、敕勒川味道等16个品牌荣获2021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两品一标”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2135个,总产量598万吨,有5个产品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单,总量是全国第一。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全年粮食总产量780.1亿斤,首次突破780亿斤,已连续五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六,比2021年增加12.07亿斤,增量位居全国第三,粮播面积连续6年稳定在1亿亩以上。

内蒙古是玉米、大豆、粮油、马铃薯、土豆等优势产区,其中通辽市黄玉米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主要产区之一。2022年通辽市玉米年播种面积1800万亩,总产量179.66亿斤,占自治区总产量的近1/2,全国每20斤玉米中就有1斤产自通辽。呼伦贝尔市土地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适宜大豆、畜牧生长,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以及内销榨油调出地。大豆产区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莫旗和鄂伦春自治旗南部等地,产值70亿级以上,是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乌兰察布市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产区,被誉为"中国薯都",2022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在全国地区级位居第一,占自治区的近二分之一,约占全国马铃薯年均种植面积和产量的6%,是中国重要的种薯、商品薯和加工专用基地。

第二产业

内蒙古自治区工业领域的主要产业有现代煤化工、生物医药、奶业、印染行业、有色金属、羊绒制造业、稀土、风电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氢能、新型储能等。其中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分别建成全球最大的高端靛蓝生产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稀土钢轨生产基地。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0亿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外送煤炭、外送电规模,以及风、光并网规模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机从1610万千瓦增加到5600万千瓦,增长2倍多,全区超三分之一的电力装机和超五分之一的全社会用电量来自新能源,成为中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的1/4 全球的1/8,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已形成煤制油气、煤制醇醚、煤制烯烃等多条产业链,围绕“新型化工及煤炭清洁利用”领域,培育涉及能源与节能、资源与环境、煤基新材料、煤炭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107家,拥有多个全国乃至全球首台首套现代煤化工装置生产线、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投入使用,衍生出100多种产品,建成智能化煤矿126处,89处井工煤矿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69个,31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无人驾驶车辆246台,智能化采煤位居全国前列。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奶业生产区,奶牛存栏、牛奶产量、奶产品产值等多个指标稳居全国首位,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奶牛存栏169.5万头、牛奶产量275.3万吨、乳制品产量227.6万吨,乳品产销研发链由国内200多个地市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及五大洲。2022年8月,荷兰合作银行公布“2022年全球乳业20强”,伊利股份位居“全球乳业五强”,连续9年保持亚洲乳业第一,蒙牛乳业升至第七位。

截至2023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年销售500万以上乳制品企业83家,加工能力1230万吨,获得SC认证的企业有41家,获得小作坊登记证的手工坊有1584家,加工能力达到16万吨。2023年,自治区级以上龙头企业新增8家,达到38家,加工能力达到1140万吨。有育种企业7家,包括2家国家级核心育种场和5家种OX站,有全国排名前100名的荷斯坦种公牛19头、西门塔尔牛37头。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已形成探、采、选、冶、加,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主要分布在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有色金属成矿带和华北地台北缘金成矿带,该地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拥有铅锌金银等金属矿产资源80余种、矿产地120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床25个。以赤峰高新区、赤峰有色金属开发区、赤峰冶金化工开发区为重点,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铜、铅、锌、钼、锡等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和项目,打造形成以铜精深加工为核心,以铅、锌、钼、锡精深加工为特色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集群。

内蒙古是“中国绒都”,其中羊毛制造业是重点扶持产业链。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山羊绒总产量占全国40%,羊绒制品占全国市场60%以上,绒山羊饲养量1512.1万只,羊绒产量6000吨,加工量7577.7万吨,羊绒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近150亿元。辖下“鄂尔多斯市的绒山羊存栏与绒产量属于中国第一大地级市,是全球最大的优质羊绒主产区和羊绒制品生产加工基地。2006年,阿尔巴斯绒山羊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一级保护品种,并被登记为地理标志农产品。2014年,该羊绒作为APEC峰会国礼羊绒披肩、羊绒围巾的原材料在全球拥有一定知名度。

截至2023年8月,自治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羊绒加工企业有103家,辐射带动农牧户15.34万人,建立获得国际认证的国家级羊绒制品工程技术实验室,累计完成研发项目220多项,完成科技成果150多个,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35项,制定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14项。

内蒙古自治区的稀土合金材料产能全国第一,主要分布在包头市的白云鄂博矿,该矿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矿。2023年包头市建成世界最大的稀土钢轨生产基地,国内几十条铁路都有“包钢制造”。,集中签约一批项目,总投资303亿元,主要集中在稀土永磁、稀土抛光、稀土装备、稀土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稀土从开采到应用完整的产业链,并围绕延伸稀土磁材产业链、补齐稀土发光产业链,加大对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等重点稀土项目集中地区的招商对接力度。

2023年上半年,稀土产业实现产值327亿元,同比增长一倍,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企业实现产值125亿元,同比增长73%,创近10年来同期最高增速,全国综合实力前十强的稀土磁材企业已有6家落户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引进的稀土相关上市公司投资企业达到8家。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利用稀土合金材料,已在航天航空、磁制冷、永磁电机、储氢电池、节能环保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产品,填补了粘接磁体、稀土颜料、稀土陶瓷、伺服电机等领域空白。同年包头全市授权稀土专利291项,稀土高新区新引进稀土项目21项,总投资约38.4亿元,重点跟踪项目18项,总投资约50亿元,其中,江苏华宏科技、宁波鑫材磁业、河北绿峰科技等企业均已确定投资。

第三产业

内蒙古第三产业,主要有旅游业、商贸服务业、体育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节能环保服务业等。其中主要以现代物流、旅游业为主。2022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9249.1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53.9亿元,旅游收入与GDP的比率为4.5%。全区社会物流总额完成45973.9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完成3592.8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5.5%,物流相关行业总收入完成2997.5亿元。

2023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致力于打造“自驾游的首选地、露营游的佳选地、度假游的必选地、康养游的优选地”,截至2023年9月,拥有95家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48个露营地、127家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出“呼伦贝尔号”“草原之星”“乌兰察布号”多款旅游专列产品。创新实施“百万人互游”计划,累计推出150余项优惠措施,开发旅游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100余条,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500余项,举办中国(阿尔山)旅游大会、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全国自驾露营旅游发展大会等一批“国”字号、影响较大、游客参与度高的活动,引入《非遗里的中国》《你好生活》《现在就出发》、“东方甄选”等综艺节目到内蒙古各地取景拍摄,促进旅游的发展。

2023年1—8月,内蒙古自治区接待国内游客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98亿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24倍和2.85倍,其中俄罗斯游客11万人次、蒙古国旅客68.4万人次,分别占全国接待量的89%和90%。

内蒙古自治区现代物流的业务方式较为多元,拥有“互联网+高效物流”“物流+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其中快递、电商物流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2020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9557.6万件,网络交易额实现3102.48亿元。“十三五”以来,经由二连浩特、满洲里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累计超过10000列。2022年,全区对外开放口岸达到19个,全年海关进出口总额为1043.33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区A级物流企业有47家,包括5A级8家、4A级19家、3A级17家、2A级3家,且京东集团、传化、菜鸟网络顺丰速运等企业入驻。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63个开发区,其中省级开发区5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3个,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2个。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面积234.82平方公里,始建于1992年,集中建设区面积10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23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是呼和浩特市乃至全区的“新型工业引领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驱动示范区、营商环境样板区、绿色集约发展新型区”,由沙尔沁工业区、如意总部基地、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白塔空港物流园4个经济功能区组成,拥有蹄疫疫苗生产基地、无菌纸包装基地、太阳能光伏单晶硅片、创维智能、和光新能源、华希生物、中拓铝业等基地和产业。2022年上半年,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01.47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6万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36亿元。

该区建立于2023年,以稀土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稀土高新区。截至2023年8月,包头稀土高新区集聚了北方稀土宁波韵升、中国中车、大地熊、金力永磁金田股份安泰天龙盛和资源等8家稀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其中天和磁材已通过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审议,英思特已提交深圳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该区已建成稀土永磁材料产能10.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储氢产能1.1万吨、抛光材料产能3.7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实现稀土工业总产值480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各级各类学校7263个,教职工人数共413782人,毕业生共982529人,其中研究生9422人、普通高等教育140259人、成人高等教育10297人、高中阶段教育180449、义务教育447844人、学前教育191538人。研究生培养单位11个,包括一个科研机构;普通高等学校54个,教职工人数42496人,包括本科17所、高职专科37所,其中有一所本科独立学院;成人高等学校2所,教职工人数433人;中等职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4所,教职工人数79931人,包括53个普通中专、9个成人中专、112个职高高中;普通高中311所,包括完全中学119所、高中16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26所;义务教育学校共2372个,教职工人数200110人,包括小学1651个、初级中学467个;幼儿园有4428所,专任教师4.81万人。在高等院校中,有“双一流”高校1所,博士授权高校4所,硕士授权高校9个,国家高职“双高”建设计划院校3所。高校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9个。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8.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5.2%。

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创办于1957年。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全校占地面积2232.77亩,建筑面积77.78万平方米,设有23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合办内蒙古大学人民医院、内蒙古大学附属中学、内蒙古大学附属小学。拥有各类在校生28749人,在编教职工1990人,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5人、“四青”人才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8人。拥有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3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

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创建于1952年,曾与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合并。

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81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36万余册。学院下设20个党政管理机构,102个本科专业,拥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031人,有教职工2157人,其中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5人,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0人,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8个。

医疗事业

截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卫生机构25062个,其中医院医院809个,农村牧区卫生院124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2个,妇幼卫生机构11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11个。医疗卫生单位共有病床167692张,医院共有病床135193张,乡镇卫生院共有病床21205张,妇幼卫生机构共有病床4542张。卫生技术人员21.7万人,执业医师、助理医师8.6万人,注册护士9.2万人。农村牧区共有村卫生室1.3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3万人。

媒体广播

广播电视

内蒙古电视台主要广播电视台为内蒙古广播电视台,2023年8月被授予自治区直属机关“创建北疆模范机关先进单位”称号,于2014年1月,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和内蒙古电视台合并组建成立,拥有9套广播节目、9套电视节目和以“奔腾融媒”为旗舰的新媒体矩阵,全天播音时间总计109.15小时,其中蒙汉语新闻综合节目通过亚太2号卫星传输,信号源覆盖全区、中国及周边53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节目有《有啥说啥》《摩托兄弟》《中国陶瓷》《汽车兄弟》《林海深处的驯鹿青年》《黄河岸边是我家》等,覆盖率达99.53% 实现“户户通”“村村响”。截至2022年末全区广播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电视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

报纸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有《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晨报》《呼和浩特日报》《包头日报》《通辽日报》等。其中《内蒙古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民族地区最早创办的省级党报,1948年1月在乌兰浩特市正式创刊,1953年11月至1954年3月,与《绥远日报》从联办到最终合并。融媒体矩阵有内蒙古新闻客户端、大草原新闻客户端、纵横新闻客户端、索伦嘎斯拉夫文新闻客户端、索伦嘎俄文新闻客户端等34个媒体(机构)及30多个新浪微博微信。《高高飘扬的“乌兰牧骑旗帜”》《乌兰察布攻克“四虫两病”防治世界性难题》等作品分别获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三等奖。2022年日发行量20万份,遍及全国,覆盖全区103个旗县(市、区),以及2400万人口的北疆大地。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各类报纸19494万份,各类期刊944万册,图书5775万册。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7月,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出品故事影片170余部、新闻纪录片150余部、译制蒙古语影片2000余部,获得国内外各项大奖120余项,包括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等,较为知名的影视作品有《内蒙人民的胜利》《诺日吉玛》《中国机长》《中国医生》《我和我的父辈》《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草原晨曲》等,其中《长津湖》《长津湖之水门桥》累计票房达98.4亿元。

截至2022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3个,其中乌兰牧骑75个。共有文化馆118座,其中一级馆31家、二级馆42家、三级馆15家,公共图书馆117座,博物馆173座,其中一级馆3个。全区广播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电视节目人口综合覆盖率为99.8%。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各类报纸22441万份,各类期刊1021万册,图书5961万册。年末全区共有档案馆120座,已开放各类档案565.0万卷(件)。

内蒙古博物院前身是内蒙古博物馆,位于呼和浩特市东二环与新华东街交会处西北侧,始建于1957年,2008年改称内蒙古博物院,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 ,主体建筑面积6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15000平方米。截至2023年,有文物藏品150455件套,其中珍贵文物5645件套,国家一级文物652件套,累计接待观众超过2100万人次,平均每年150万人次,最高达236万人次。

科技事业

2023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共建有5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备案建设的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中,其中5家建站单位聚焦新能源、稀土等重点领域。2023年3月上线“蒙科聚”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入驻仪器2929台(套)、管理单位79家,仪器原值共计26.66亿,2023年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共资助项目855项,资助总经费1.01亿元。

2022年全年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项目中,科技重大专项共安排37项,自然科学基金共安排631项,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计划共安排710项。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总规模5.2亿元。科技企业孵化器50家,众创空间179家。全年专利授权量24638件,比上年增长1.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0件。全年全区登记技术合同1527项。其中,区内技术合同登记1296项,下降1.8%。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金额52.5亿元。其中,区内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6.0亿元,增长25.9%。

体育事业

内蒙古自治区曾举办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六届残运会暨特奥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等重大体育赛事,拥有“欢乐草原·健康内蒙古”全民健身运动会、内蒙古草原休闲体育大会等品牌,培养了罗爽、窦丹、李倩、杨晓丽、杨家玉等运动员。

2022年内全区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获奖牌96枚。其中,国外获奖牌14枚,国内获奖牌82枚。截至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体育场地65854个,体育场地面积达6330.51万平方米,内蒙古自治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4平方米。田径场地3017个,游泳场地291个。球类运动场地37405个。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场地22286个,占59.58%;乒乓球和羽毛球场11118个,占29.72%;其他球类运动场地4001个,占10.70%。冰雪运动场地129个。滑冰场地81个,占62.79%;滑雪场地48个,占37.21%。全民健身路径19274个,健身房2114个,健身步道746个,长度2061.75公里。

人居环境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分别获得国家“第六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乌拉盖管理区五原县分别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包头市生态环境局获得“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全区森林面积共27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3.0%。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的比例达到92.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干流及16条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设河套灌区手工监测点位23个,呼伦湖、岱海水质保持稳定,乌梁素海水质达到Ⅳ类,完成钢铁和焦化企业超低排放改造5家、工业炉窑治理129台、挥发性有机物治理278项,全区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76.9%,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量优良率86.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国控监测点达标率达到98.4%。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营造林面积51.1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3.4万公顷,飞播造林1.1万公顷,封山育林2.0万公顷,退化林修复15.2万公顷,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19.3万公顷。年末全区森林面积23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0.79%。全区共有自然保护区216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9个,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6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294.7万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26.1万公顷。

社会保障

2022年末内蒙古自治区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712个,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站)2672个。各类社会福利院收养人数1.4万人。共有154.3万人得到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救济。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895.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98.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169.9万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586.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583.1万人,失业保险人数308.4万人,累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6.2万人。

交通

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的北大门,向内连接着国内的消费市场,鄂尔多斯市煤炭、兴安盟大米、天赋河套各色果蔬走向全国各地市场。向外连接着俄罗斯蒙古国,并通过俄蒙陆路通道与欧洲大陆联通,满洲里市、二连浩特、策克等主要口岸全部通一级公路,以跨境物流为引领的中蒙俄国际道路运输大通道将亚太和欧洲两大经济圈连接起来。

2022年,内蒙古国际道路运输完成货物运输量2611.3万吨,居全国第一,货物运输周转量5187.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总量4103.2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89.0亿人公里。

公路

2022年建成区内首条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以及两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荣成-乌海高速公路横贯中西部,大庆-广州高速公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绥(芬河)满(洲里)高速、二(连浩特)赛(汉塔拉)高速直通口岸,中国高速公路中,由北京始发的7条放射线中,其中北京-拉萨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经过内蒙古,京新高速临白段的建成,将北京至新疆的距离缩短1300多公里。

2023年,内蒙古计划完成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0亿元,实施重大项目62项,实施断头路项目15条,年内打通8条国省干线,建设规模达1万公里,构建横贯东西、纵连南北、顺通北京、畅联八省、抵边达海、城乡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21.6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7694公里。103个旗县(市区)全部通一级以上公路,所有口岸通二级以上公路,高速、一级出区通道达44条。截至2020年底,内蒙古自治区一级公路8785公里;二级及以下公路194447公里;桥梁23106座/118.3万延米;隧道49道7万延米。干线公路优良率从“十二五”末的70.7%提升到“十三五”末的74.1%,累计创建示范路3586公里,农村牧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6.9万公里。

铁路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铁路在建项目4个,建设规模1723公里(内蒙古段1471公里),总投资1017亿元(内蒙古段719亿元)。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铁路营业里程为1.48万公里,居全国第一,路网密度125公里/万平方公里,复线率45%,电气化率40%。境内铁路以京包、京通、包兰、滨州、集二线为主,与中国铁路相接,可通往北京、西安市、海拉尔、兰州、银川、上海等城市。此外,还有直达乌兰巴托和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列车。主要有干线铁路8条,支线16条,分属哈尔滨铁路局、沈阳铁路局、呼和浩特市铁路局。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铁路完成货物运输总量81121.8万吨、货物运输周转量5187亿吨公里、游客运输总量4103.2万人、游客运输周转量89亿人公里。

呼和浩特东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座设有南北双站房、双广场、多通道的综合性立体交通枢纽,是立体交通布局“三枢纽”之一,由北站房、站前高架、北广场、地下空间4部分组成。其中北站房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站前高架设置4条匝道、配套建设4条道路,北广场占地面积约9.3万平方米,地下综合体建筑面积约8.1万平方米。地下设出租车、社会车位约800个。站房最高容纳量可达10000人,单日最高客发量为48000人,日均客发量26000人。

航空

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内共有16个运输机场,3个通勤机场,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的A1通用航空机场12个,已备案的B类通用机场10个,通用航空企业23家。全区民用机场48个,居全国第3位,包括运输机场20个、通用机场28个。截至2023年8月12日,内蒙古机场集团“互联互通”航线共完成运输起降1.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04.1万人次。

截至2023年底,内蒙古辖区现有16个运输机场,3个通勤机场,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的A1通用机场15个,已备案的B类通用机场10个,通用航空企业20家。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14.3公里处,跑道中心点距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5.6公里,始建于1958年,1993年被国际民航组织正式确认和公布为国内14个国际定期航班机场之一,航站楼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自治区经贸往来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共有37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运营航线147条,通航城市81个。2023年6月以后,日均旅客吞吐量超过3.5万人次,同比增长240%,日均起降架次超过330架次,同比增长145%。

包头东河机场(英文:BAOTOU DONGHE AIRPORT),又称海兰泡机场、二里半机场,于1956年正式建立中国民用航空包头站,是国家4D级机场。2023年7月1日-23日,包头机场累计保障航班1555架次,旅客吞吐量16.5万人次,日均旅客流量在7000人次以上。

航运

受地理条件限制,内蒙古自治区的航运交通薄弱。境内黄河全长846公里历史上曾是通航河流,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区开发黄河航运,2011年实现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黄河航道全线通航。内蒙古自治区中俄界河航道主要包括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是中俄界河航道组成部分,流经自治区920公里,客运运力主要以普通客船和水翼船,以及全垫升气垫船为主。嫩江在自治区境内长约447公里,是内蒙古与黑龙江省界河,河道以民间航运为主。

公共交通

2022年年末内蒙古自治区有民用汽车保有量712.3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0.0万辆,拥有私人汽车保有量656.7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399.3万辆,私人轿车保有量385.5万辆。2020年内蒙古公共汽电车1.2万辆,天然气燃料车占27.4%,运营线路总长度1.6万公里,公交专用车道长度307.9公里,客运总量5.2亿人次。2020年9月,呼和浩特市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跻身26个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之列,开通29条公交线路。全区8个盟市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出租汽车6.8万辆,客运总量6.6亿人次,其中清洁能源车辆占比51.5%。以呼和浩特市为例,2020年市区共有40家出租汽车企业,车辆8961台,其中网约车占比32.7%。

2019年12月,内蒙古首条轨道交通线路—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运行,结束了没有地铁的历史,步入“地铁时代”。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车数312辆,运送旅客2128.1万人次。2030年前,将在通辽市也建立轨道交通,预计建成6条市域线路、5条轨道交通线。

人文

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主要的活动舞台,先后有10多个游牧民族在此生息繁衍,文物古迹遍布全区,红山文化的发源地,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遗存点段13278处,首批认定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16家,其中3处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中国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8个106处,节日习俗、民族婚俗、祭祀文化、曲艺、舞蹈、技艺多种多样,历史悠久。在饮食上习惯先白后红,以饮为主,早上和中午爱喝茶。境内美食、特产丰富,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7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件。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1099处,长城墙体长度7570公里、遗存点段13278处,长城长度、时代跨度、分布广度均居全国第一位。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9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78处。其中首批认定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16家,有3处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元上都、辽上京、兴隆洼),以及19个旗县(市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在1954年被命名,主要分布于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分布范围达20万平方公里,延续近1500年的时间,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之一。

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以压印和篦点的之字形纹,以及彩陶为特色,种类主要有罐、盆、瓮、无底筒形器等。房址多为方形半地穴式,分为大型和小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文钟镇魏家窝铺村东北约2公里的丘陵台地上的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早中期聚落遗址。

岔河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为规模巨大结构严整的环壕聚落居址,位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对于揭示当地史前编年、探索黄河中游早期文明的发端以及文明程度的标识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和价值。

金界壕,又称金长城,是金朝在其北部边境兴筑的界壕边堡,也是金代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完颜晟天会年间,主要分为岭北线、北线和南线。其中南线于明昌年间兴筑,东北端起点在今内蒙古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七家村南,至武川县上庙沟村大青山北麓为止,在武川县境内的长度约为70公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有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分别是蒙古族长调民俗音乐和中国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8个106处,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45项,盟市级代表性项目2004项,旗县级代表性项目3694项。

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奇的歌唱艺术,歌手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可以唱出两个声部。呼麦声部关系的基本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和它上面流动的旋律相结合,主要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民族民歌中,它是独一无二的。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四胡是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乐器之一,是一种擦奏弦鸣乐器,主要流传于中国北部地区的蒙古族、汉族中和蒙古国境内,通常作为说唱形式的伴奏乐器出现,表演方式有合奏和独奏。

乌拉灸术是蒙医传统疗术的重要组成内容,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北方蒙古族群众聚居的地区,在通辽市地区蒙医医疗中广泛应用。乌拉灸术早在秦汉时代成书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文字记载,是用点燃的乌拉灸炷熨灸患者局部的一种热疗法,在原始用火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蒙医乌拉灸术操作方法是将乌拉草砖茶末或碱块相拌,捣成絮状,制成炷状备用。在施灸方法中有隔乌拉草绒垫的灸法,这是 蒙医乌拉灸术特征之一。乌拉灸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直接灸是用灸炷在穴位上直接施灸,间接灸是指隔姜灸、隔蒜灸以及隔乌拉草绒垫灸。

习俗

节日习俗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就举行过盛大的那达慕。1260年孛儿只斤·忽必烈元上都遗址登基时也举行过那达慕。

到元、明朝时,射箭、赛马、摔跤等比赛结合一起,成为那达慕的固定形式。清代,那达慕逐步形成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那达慕大会多半选择在牧草茂盛、马羊肥壮的七、八月份举行。现代那达慕除举行传统的“男儿三技”、蒙古象棋等赛事外,还增加了文艺演出和建设成就展示、商贸物资交流等内容。

鄂尔多斯蒙古族年俗是鄂尔多斯蒙古族礼仪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的集中体现,一般从小年夜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末。鄂尔多斯蒙古族把过年看做是迎新春,把一元复始的正月看做是乳汁般的吉祥之月,故称之为“查干萨日”,即“白月”。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家家户户会举行祭火,通常在祭火之日会更新门前的天马旗,二十九日傍晚举行祭祖仪式。正月初一,鄂尔多斯蒙古族族人会穿戴崭新的服饰,洗漱干净,到院外的天马旗旁边用火镰点燃新年第一火,并在天马旗神台北面铺白毡,放方桌,摆放各种美食。随后全家人跪拜祭祀天马旗,男性诵读《天马旗颂》《圣主颂》《苏勒德颂》。天亮后,点燃祭天圣灯,举行祭天仪式。该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屋举行祭火、拜见仪式等。一般拜年活动会持续近一个月,主要集中在初七之前。

俄罗斯族巴斯克节是纪念耶稣死而复活的节日,该节日与俄罗斯族信仰基督教中的东正教有密切关系,是东正教教徒庆祝耶稣基督复活的节日,每年公历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举办,节期一周。在节日到来前夕,俄罗斯族群众会刷房屋、打扫庭院,或者制作彩蛋等传统俄罗斯族食品,有宗教信仰的群众会供奉神、祭拜故人。节日期间,亲朋好友会身着艳丽的民族服饰,拜访亲友、老人,期盼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族传统节日篝火节,由祭祀火神活动演变而来。节日当天,鄂伦春族的男女老少会身着传统民族服饰,在族长“穆昆达”的“神鼓”声中,猎装青年吸响鹿哨,鄂伦春族的长者会手持桦皮碗,边颂唱祭文,边用柳蒿枝洒酒,举行祭火仪式。仪式结束后,当地居民就会围绕篝火跳起鄂伦春民族舞蹈“吕日格仁”。

民族婚俗

鄂尔多斯婚礼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了700多年,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一般持续两天。目前鄂尔多斯婚礼已成为一种礼仪化、规范化、风俗化、歌舞化的民族文化现象。包括哈达订亲、佩弓娶亲、拦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卸羊脖子、分发出嫁、母亲祝福、抢帽子、圣火洗礼、跪拜公婆、掀开面纱、新娘敬茶、大小回门等仪式程序和活动内容。鄂尔多斯婚礼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包含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科尔沁婚礼风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地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具有丰富的风俗文化内容和极其完备的仪式流程,分为订婚、婚礼庆典前准备、送迎亲程序等环节。其中订婚包括提亲、设小型哈达宴、大型哈达宴、聘礼宴等细节;婚礼庆典前准备包括看吉日确定结婚日期、邀请客人、男方新蒙古包的落成仪式、新娘嫁妆的缝制、欢送女儿出嫁茶宴等内容;送迎亲程序包括男方送行箭袋、女方欢迎宴、女方送姑娘、男方欢迎宴等。

乌珠穆沁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北方民族风格,整个婚礼过程包括定亲(放哈达)、接亲、送亲、婚礼、回门等三十多个环节。

婚礼一般在蒙古包内进行,婚礼当天接亲队伍会先围着女方家的蒙古包顺时针转三圈,在门前经过善于辞令的祝颂人双方一番诘难答辩后,先进新娘父母的蒙古包,向岳父母及长辈敬酒双方互送礼品。新郎进门后,新娘的家人会让新郎按骨节一次性分割羊颈。迎亲那天,新娘的单条发辫会被梳开,变成两条辫子,代表新娘从姑娘变成人妻。迎亲队伍快到新郎家是,会摆设酒肉燃起火堆,请新娘和娘家人绕火堆顺时针转三圈,再围着男方的蒙古包顺时针转三圈。婚礼结束三天后,新娘的父母会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新郎家看望女儿女婿。

祭祀文化

蒙古族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仪式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这四种,每年的农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

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腾格里",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元史》卷72有关于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所以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崇拜山岳、河流,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灵掌管着。因此,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通过祭敖包的方式祭各种神灵。

成吉思汗祭祀是蒙古族最高祭祀形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古老文化的“活化石”,以口头传授和仪式传承为主。成吉思汗庙是世界上唯一纪念成吉思汗的庙宇,也是成吉思汗祭祀最集中的地方,该庙的成吉思汗祭祀仪式由日祭、月祭、年祭、奉祭、专项祭祀组成。日祭仪式在每日清晨举行;月祭仪式在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举行;年祭仪式在每年农历四月十六和重阳节举行;专项祭祀活动在每年的小年夜和正月十五举行。

“十三阿塔天神”祭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第10世纪成吉思汗第十代先祖布古哈特根就已祭祀“家族十三阿塔天神”。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市哈特根部族的祖先巴音哈热传承了十三阿塔天神祭祀,一直延续至今。“十三阿塔天神”的祭祀有一套完整的祭祀程序,每日有小祭,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为月祭。日常通常由祭祀由哈特根人推选出来的“昭木”主持进行,各家各户的居民会在自家焚香、吹螺号和念诵祭词。每逢农历各月的初一、初八、十五这三天和新月、半月、满月之夜还要点神灯,或者长明灯。

 相传十三阿塔天神是鄂尔多斯哈特根部族供奉的圣物,也叫“哈特根十三阿塔天神”,十三阿塔天神象征十三重天,阿塔具备“凶猛”之意。信仰萨满教的蒙古族认为苍天由九十九天组成,分为左四十四天和右五十五天,其中凶猛的十三赤天为左四十四天的首领,只要供奉它,就能驱逐邪恶,救助人间。

艺术

曲艺

乌力格尔是一种蒙古族的曲艺说书形式,约形成于明末清初,约400年历史。乌力格尔汉语意思是“说书”,因采用蒙古族语表演,故又被称作“蒙语说书”,是蒙古族曲艺艺术的典型代表。常见的剧目有《说唐演义全传》《隋唐演义》《乌巴什洪台吉》《阿拉坦汗传》等。

好来宝,蒙古语意为“联韵”,亦称“数来宝”,是一种押头韵或兼押腹尾韵,由一人或者多人无伴奏,或者用四弦胡等乐器伴奏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产生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有近800年的历史。

内蒙古自治区的好来宝为蒙古勒津好来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为叙事体单口好来宝、问答式好来宝、论战式好来宝、表演式好来宝这四种艺术形式。蒙古勒津好来宝的特点是即兴现场编词演唱,篇幅可长可短,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表演风趣幽默,节奏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舞蹈

内蒙古自治区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拥有蒙古族安代舞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查玛、盅子舞、顶碗舞、筷子舞、 哲仁嘿、萨满舞等舞蹈。

该舞蹈是萨满教巫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跳舞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有的头戴鹿角帽、熊头帽或饰以鹰。动作也大抵模拟野兽或雄鹰,包含祝祷、请神、神附体、送神等部分。

查玛舞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赞颂舞、欢乐舞、鸟兽舞。赞颂舞主要是系歌颂帝王将相以及一些英雄人物百战百胜、威震四方的舞蹈,主要表演他们在战场上的射、刺、砍、杀等武功动作。欢乐舞主要表现赞颂神仙、活佛等战胜邪恶、于民降吉祥等内容,是一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蕃式舞蹈。鸟兽舞,是一种系模拟鸟兽性态舞蹈,包含狮子舞,龙舞、不死鸟舞、鹿舞等。

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下来的民间舞蹈,其出处与佛教有一定的渊源,佛教教义当中有多种对佛的供养仪式,其中就包括用碗盛上糜乳的供奉、用歌舞表演的伎乐供养。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用盛了糜乳的碗放在头顶上舞蹈的形式,就是顶碗舞,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掌握好基本动作,以及击盅、打筷等规律之后,舞者现场即兴发挥,动作和舞姿的变化丰富多彩。

民歌

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山脉以北地区,字少腔长,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一般牧歌、思乡曲、赞歌等大多属于长调,较为知名的曲目有《辽阔的草原》《牧歌》等。“短调”主要流行在西部、南部半农半牧区,结构短小,节奏规整,不少叙事歌、情歌、婚礼歌属于“短调”,较为知名的曲目有《森吉德马》《小黄马》等。此外,在西蒙还有一种“蒙汉调”(蛮汉调),它是蒙、汉两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相互吸收,相互交流的产物。流行于河套平原一带的“爬山调”也是蒙、汉族共同喜爱的歌种。

技艺

该技艺是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陈巴尔虎旗地方传统技艺,大约始于秦汉,完善于元清时期。蒙古包的原材料主要是木头、毛绳、毡子等,建造、拆卸、搬迁、修理方便,拥有井字式、插孔式、苇包等样式。其中井字式主要是卫拉特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居住,插孔式广泛使用在东蒙古地区,苇包是内蒙古东北莫尔格勒河辉河流域流行的一种夏季用包,经常被蒙古族、鄂温克族等民族使用。

中国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手工技艺。蒙古族刺绣一般可在软面料上绣花,也可使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一般是大面料的贴花,所以作品通常色彩鲜明。

阿拉善地毯织造历史较长,约形成于1736年前后,至今已有280多年的历史,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地方传统技艺。阿拉善地毯制作工具有纺线车、染缸、织架、耙子、剪刀等,制作工艺以手工为主,包含构思设计、织、平、剪、洗、造旧等工艺环节。地毯图案通常由中间花纹和边缘花纹组成,其中边缘花纹的图案与色调,一般与中间部分的花纹相称。

饮食

蒙古族早餐多为奶茶、炒米、牛羊肉、奶皮、果条等食物,饮食上通常拥有先白后红、以饮为主等习惯。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吃饭时一般先白后红。白指白食,也就是乳及乳制品,红指红食,一般指肉及肉制品。牧区的蒙古人不论早上、中午都有喝茶的习惯,奶茶是蒙古人的主食,一般会搭配炒米、酥油、酪蛋、白糖、肉等食物,其中“奶茶泡炒米”,就是游牧民族的一大发明。另外,蒙古族人从小喜欢吃惯稀的食物,所以蒙古人经常将吃肉说成“喝汤”,如把羊肉说成“汤物”“汤羊”。特色菜肴有果条、呼市焙子烤全羊爆炒羊肉羊肉串涮羊肉烧羊棒手扒肉、风干手撕牛肉干、酸奶 、咸奶茶、奶嚼口、蒙古早茶等。

果条是内蒙古的特色早点主食,是一种油炸食物。制作原材料有面粉、酵母、鸡蛋等,制作步骤通常为,先将面粉放入酵母中,然后再放入鸡蛋、饮用水、食用油搅拌成絮状醒发。最后将面团擀成的面饼状,放入食用油中炸至金黄色。

焙子是焙子作为内蒙古中部最混搭的早餐,属于呼和浩特市的地方风味食品,由面粉发酵、兑碱烤制而成,形状有圆的、方的、三角的、牛舌形的等。呼市焙子是用特殊的土炉烤制出的厚厚的饼子,咸的叫“咸焙子”,甜的叫“甜焙子”,不咸不甜不加油的叫“白焙子”,以及三角焙子、牛舌焙子、油酥焙子、黄油焙子、鸡蛋焙子、红糖焙子、冰糖三角焙子等。 传统的焙子一般搭配羊杂碎、油条、肉等食物进食。焙子香酥可口,一般趁热吃口味最佳。

内蒙古自治区中的锡林郭勒盟蒙古早茶较为知名。蒙古族一日餐食的重点在于早茶,该早茶一般能满足蒙古人摄入足够的能量完成一日的劳作。制作步骤一般为熬制、加奶、加盐、扬茶,一般搭配炒米黄油奶豆腐奶皮等食物食用。

地方特产

截至2021年底,内蒙古共有地理标志商标176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1件。常见的特产有内蒙古肉苁蓉科尔沁区肥牛肉、西旗羊肉、阿拉善双峰驼鄂尔多斯细毛羊乌兰察布莜麦等。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位于内蒙古的东部,是全世界少数未被污染的大草原之一,素有“黄牛之乡”的美誉,科尔沁肥牛肉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特产。科尔沁牛是以引进的优良西门塔尔牛为父本,蒙古牛、三河牛以及蒙古牛的杂种母牛为母本,经过几代杂交、改良、繁育、本土驯化形成的科尔沁牛类型群。

科尔沁牛类型群所产生的产品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适度,切面呈大理石花纹状,肉表面有一层薄膜,肉富有弹性,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味。这种成熟的肉多汁、易熟、烹饪时间短,很适合中西餐料理。

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从明朝开始种植阳芋,为中国乃至世界土豆最佳适种区之一。武川土豆块大、整齐、干物质含量高,含铁量居全国土豆之首。2005年,武川土豆经青岛诺安农产品鉴定中心检测,确定为优质产品,基本达到欧洲标准。2006年,武川土豆成为中南海特供产品。2016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川土豆”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肉苁蓉主要生长在阿拉善地区巴丹吉林沙漠,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珍稀野生草本植物,拥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含有丰富的生物碱、结晶性的中性物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共有62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隆三十二年(1768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为隆盛庄,历史上隆盛庄地区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盛庄村的村域面积为1.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38620人,居住着汉族、蒙古族、回族等民族,位于丰镇市东北部,是丰镇市第二大人口聚集地,处于旧208国道和兴隆公路交汇点,北距集宁50公里,南距丰镇40公里,西距察右前旗20公里,东距兴和47公里。

大庙村因希拉木伦庙而兴建,村落形成年代为清代,位于四子王旗政府所在地西北约65公里,总面积659平方公里,主要居住的民族为蒙古族。东与查干补力格苏木交界,西与江岸苏木毗连,南与吉生太镇为邻,北与脑木更苏木交界,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政府管辖,是背靠群山怀抱平滩的盆地,北面依临丘陵、西面朝向希拉木伦河、南面为草原坡地。

十九世纪初,宋氏前人从山东省宋家庄搬迁至敖汉旗丰收乡宋杖子村,已经历11代人,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村民主要聚集在河东西两岸。解放前属于自然村,解放后隶属于德营子村辖区,是一个驴比人多的北方丘陵地带汉族村落。宋杖子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方向20公里处,分为东西两部分, 该村有100年以上北方典型民居一处,50年以上传统民居19处,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国明清以来典型的北方丘陵地带汉族村落民居特点、风格。村内传统文化较多,如正月十五撒官灯、六月初八祭祀、演唱文学选段、地方鼓书、扭秧歌等传统文化。

风景名胜

综述

内蒙古自治区有9个村镇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4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截至2023年3月,境内拥有5A级景区6家,4A级旅游景区145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2个。

世界遗产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东北20多公里处的金莲川草原,据记载,公元1251年,元世祖忽必烈听取功臣刘秉忠的建议,将金帐扎到美丽富饶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金莲川。忽必烈让刘秉忠负责建立“金莲川幕府”,其“征天下名士而用之”的政策,使金莲川成了吸引人才的热土。1256年,刘秉忠建议忽必烈在今正蓝旗东北20多公里处建造一座草原上的城池——开平府,公元1260年,开平府建成,也就是元上都。

该遗址,是13-14世纪亚洲北方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在百年碰撞与融合中形成的具有文化融合典范价值的草原都城遗址,也是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历史最久、格局独特、保存最完整的遗址,其兼容并蓄的城市模式在世界文明史和城市规划设计史上拥有独特的地位。明代初期废弃为遗址后,完整保存至今,建筑遗迹、人文遗迹、草原生态等都是保护的重点。1964年,元上都遗址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遗址以其文化融合典范价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内蒙古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申遗成功至今累计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

人文景点

成吉思汗陵园坐落在伊金霍洛旗阿拉腾甘德尔草原的甘德尔梁上,原为蒙古族供奉的“总神祇”--八白宫(室),是成吉思汗的象征、祭祀成吉思汗的场所,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祭祀文化和宫廷文化,以三座蒙古包式的宫殿相连而成的陵宫为主体。境内包括苏勒德祭坛、祭祀文化展览馆、碑亭、甘德尔敖包、九十九级台阶式步道、成吉思汗出征铜像、牌楼、额希哈屯斡尔朵、成吉思汗斡尔朵(行宫)等景点。

昭君博物院,也叫“昭君墓”“青冢”,意为“绿色草原上的大墓”。王昭君,名,南郡归人,是中原地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有“落雁”之美称。昭君出塞后,推动胡汉文化交流,出现了两族开关互市的和平景象,昭君去世后,为了祭怀这位“和平使者”,敕勒川上出现了许多昭君墓,至今还有十多处。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的王昭君墓座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郊九公里大黑河南岸,始建于公元前的西汉,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高达33米,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经过修缮后,昭君墓已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包含匈奴历史博物馆、中国古代和亲历史文化馆、昭君故里、单于大帐、青冢牌坊、诗碑等多个区块,其中匈奴历史博物馆内设有两大基本陈列《匈奴历史文化陈列》和《昭君出塞陈列》。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通道南路伊斯兰建筑特色景观街南口。是内蒙古所有清真寺中,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伟的一座。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初建时较为简陋,仅土屋数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扩建。同治八年(1869年)重修南北讲堂。光绪十八年建寺门,二十二年建门前照壁。1923-1925年穆民捐资再次重修寺内建筑,基本成现在规模。1939年新建约36米高的望月楼。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始建于2014年,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品牌旅游景区之一。旅游区由国门景区、套娃景区组成,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蒙元文化、边贸文化,其中第五代国门是目前中国陆路口岸最大的国门,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

自然景观

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属森林生态旅游风景区,境内植物有1153种,野生动物350多种,拥有森林草原、火山遗迹、矿泉温泉、高山湿地、河流湖泊、峡谷奇峰、冰雪运动、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其中7座火山天池群、9大堰塞湖、70多眼温泉,属于国内外同一景区所稀有。主要开发的景点有七个,分别是天池山天池、三潭峡、地池、石塘林、杜鹃湖、驼峰岭天池、大峡谷。

金莲川草原位居锡林郭勒盟南端的正蓝旗境内,是离北京最近的草原。草原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曾经是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一到夏日,金莲花就会盛开,午前为花蕾,午后开放为花瓣。

布日都淖尔(天鹅湖)是位于贺斯格乌拉牧场东南3公里处的一片淡水湖,水域面积约2000余亩。每年5月、10月份天鹅和大雁等珍稀候鸟迁徒经乌拉盖,在这里盘桓栖息,是当地较为知名的“天鹅湖”。

“达尔滨罗”是鄂伦春语,意为“小的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诺敏河毕拉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处大兴安岭南麓,属于火山堰塞湖,湖泊被青山环绕,清晨会被一层薄薄的晨雾所笼罩,幽静深邃。

对外交流

友好城市

截至2020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共与12个国家建立了51对友好地区(城市)关系,其中自治区级4对、市级24对、县级23对。

口岸

截至2022年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共有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20个,其中对俄边境口岸4个、对蒙边境口岸10个、国际航空口岸6个。

满洲里口岸于1901年开通,已成为中国最大陆路口岸,承担着中俄贸易65%以上的陆路运输任务。2022年,口岸过货量1556.5 万吨,进出境客运量为2.55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具为12.7万列次。过境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口岸的中欧班列线路包括苏满欧、营满欧、赣满欧、粤满欧等在内的57条,中国始发地遍布苏州、天津、武汉、长沙等60个城市,境外辐射德国、波兰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28个城市。进出口商品包括电子产品、机械零件、果蔬、汽车配件等。2022年,过境满洲里口岸班列4818列,贸易以进口为主,主要进口商品有木材、化肥、纸浆和煤炭,是粮食、整车进口海关指定监管场地。

1956年,中、蒙、苏(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三国国际联运通车,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22年,口岸过货量1326万吨,进出境客运量为2.72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具为1.35万列辆架次。口岸进口的商品主要来自俄、蒙两国,包括铁矿石、煤炭、木材、纸浆等;出口商品主要为碳电极、沥青和钢结构产品。过境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口岸的中欧班列线路包括苏欧班列、厦欧班列等在内的63条,中国始发地遍布郑州市成都市上海市等60多个城市,境外辐射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城市。进出口商品包括板材、纸浆、氯化钾、葵花籽等。

 包头市唯一对外口岸,位于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境内,蒙方对应口岸为蒙古国东戈壁省的杭吉口岸。2021年,满都拉口岸完成货运量309万吨,进出境客运量为9.08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具为9.05万列辆架次。口岸进出境货运量以进口为主,包括煤、铁矿砂及精矿、褐煤矿等。2022年,完成货运量309万吨,进出境客运量为9.08万人次,进出境交通工具为9.05万列辆架次。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区域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5

About Inner Mongolia.中国日报网.2023-09-25

行政区划.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3-08

内蒙古概况.内蒙古区情网.2023-10-05

>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20

内蒙古自治区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截止2008年12月31日).江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5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4-11-06

内蒙古“七人普”常住人口之最榜单,看看你的家乡上榜了没?.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内蒙古的语言文化,你了解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收藏!内蒙古最新5A级旅游景区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区域概况.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3-08

内蒙古高校知多少!教育部发布2021年度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9-23

自治区首座!就在呼和浩特!你去过了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2023年末内蒙古常住人口为2396万人 同比减少5.17万人.新华网内蒙古频道.2024-03-27

内蒙古.标准地图服务系统.2024-06-14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9-21

九、内蒙古盟市.中国地情网.2023-09-20

内蒙古历史你了解多少?.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历史沿革.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9-25

【走进行政区划 弘扬历史文化】——内蒙古自治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历史沿革 人文历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5

内蒙古和外蒙古是怎么来的?早在秦汉时期,大漠就被分为南北两部.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内蒙古 只此青绿|沃野田畴 不负春光.百家号.2023-09-24

追风逐日 点绿成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4

多彩内蒙古|粗煤细做 黑色能源绿色发展.百家号.2023-09-24

全链条发力打造中国“奶罐”硬实力——从奶业振兴看内蒙古高起点跨越.百家号.2023-09-24

赤峰市:做强绿色冶金产业 打造现代蒙中药基地.新华网.2023-09-25

今年前7月内蒙古有色金属产量479.2万吨 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5

中国绒都的世界梦——内蒙古推进羊绒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观察.百家号.2023-09-25

12省份公布2023年GDP:9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海南暂时领先.今日头条.2024-01-21

卫星上的“内蒙古交通”,亮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98个106处.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全部配图).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资讯 | 文以惠民 以文铸信——内蒙古由文物大区向文博强区坚实迈进.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如何让红山文化“红”起来?.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9185万人次!内蒙古上半年文旅市场“火”力十足.百家号.2023-09-25

内蒙古2家自治区级滑雪旅游度假地被评为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涨知识】内蒙古为什么叫内蒙古,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内蒙古人自己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辽上京遗址: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实证丨文博中华.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内蒙古气候特征.中国气象局.2023-09-20

欢迎访问内蒙古区情网.内蒙古区情网.2023-09-20

每日一学 | 地质名词解释大全.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6

内蒙古自治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0-10

鄂尔多斯高原地貌.内蒙古区情网.2023-09-21

蒙古高原传统游牧形态的考古学观察.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4

【文化百科】呼伦贝尔草原.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4

【征稿启事】关于征集“辽阔草原 锡林郭勒”主题文艺作品的启事.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5

资讯 | 以那达慕之名,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多样经济.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5

塞北风光|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5

【文化百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景观地貌——火山、熔岩地貌(一).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水资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概说西辽河.百家号.2023-09-21

内蒙古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实施方案.中国节水灌溉网.2023-10-11

草原明珠——呼伦湖.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呼伦湖——呼伦贝尔流淌的文化.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贝尔湖——中蒙跨境最美界湖 与蒙古国隔湖相望.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总书记牵挂着这片“海”——习近平总书记在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考察回访记.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塞外明珠”乌梁素海.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1

瞭望|内蒙古治水兴水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百家号.2023-09-21

稳经济!这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又出实招!.澎湃新闻.2023-09-21

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扎鲁特旗支线)开工仪式举行.通辽文明网.2023-09-21

内蒙古区情网.内蒙古区情网.2023-09-21

草原上的水利工程 奋进中的壮美赤峰 | 一渠清水连通南北 千里水脉利泽万方——记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澎湃新闻.2023-09-21

内蒙古.中国政府网.2023-09-15

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2023-09-21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公报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2023-09-21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内蒙古自治区政府.2023-09-21

包头实践:解码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3-09-21

内蒙古聚焦建设“两个稀土基地” 用科技赋能点亮稀土“老招牌”.百家号.2023-09-21

内蒙古:“十四五”天然气产量提升两成.百家号.2023-09-21

中石油在内蒙古再建成一个百万吨油田.百家号.2023-09-21

“内蒙古西部首个年产百万吨油田”!新华社等国内主流媒体聚焦“巴彦”.百家号.2023-09-21

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已查明煤炭资源量突破万亿吨大关.百家号.2023-09-21

煤炭资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2023-09-21

我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1

林草十年之三·湿地篇.呼伦贝尔市林业和草原局.2023-09-21

内蒙古地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概况.内蒙古区情网.2023-09-21

内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 程度连续“双减轻”.百家号.2023-09-21

内蒙古 只此青绿 | 沙海披绿装 荒漠变绿洲.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服务指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推荐 | 巴丹吉林沙漠,一个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荒漠化治理的“阿拉善模式”.百家号.2023-09-21

呼伦贝尔沙地的锦绣蝶变.百家号.2023-09-21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项目效果显现.百家号.2023-09-21

内蒙古分布重点保护植物47种.内蒙古长安网.2023-09-21

内蒙古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3-09-22

『百草园里识百草』“蒙十味”道地药材之肉苁蓉.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2023-09-22

内蒙古:让蒙医药走出内蒙、走向全国.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生物多样性丰富而独特.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3-09-22

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2023-09-22

多样生物 我们共同守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 野生动物名录》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2

在内蒙古待这么久,竟不知这有3家世界级地质公园?.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2023-09-22

走进巴彦淖尔——内蒙古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篇.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塞北风光】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额济纳胡杨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中国境内最大的火山遗迹地质公园.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气候特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2

..2023-09-20

..2023-10-05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气象灾害——干旱(截至1987年)(一).内蒙古区情网.2023-09-22

内蒙古额济纳旗遭受强沙尘暴袭击-内蒙古,沙尘暴-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9-22

内蒙古5月以来大部地区降水偏少 当前干旱面积超五成.国家应急广播.2023-09-22

区情 | 你知道内蒙古“盟”与“旗”的由来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荐读丨内蒙古各地名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家乡名字的来历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9

城市概况_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中国呼和浩特.2023-10-05

地理位置.包头市人民政府.2023-10-05

魅力包头.包头市人民政府.2023-10-05

乌海概况.乌海人民政府.2023-10-05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0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政府党组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0

全区招商引资工作调度推进会召开 杨伟东讲话 杨进主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2

时光辉已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内蒙古日报.2024-10-29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简历.百家号.2023-09-20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李玉刚讲话.澎湃新闻.2023-09-22

孙绍骋当选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莉霞当选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中国政府网.2023-09-20

内蒙古人大.内蒙古人大.2023-09-20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闭幕 孙绍骋主持并讲话.内蒙古新闻网.2024-07-25

奇巴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0

黄志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2

副主席奇巴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2

孙俊青任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内蒙古晨报-今日头条.2024-07-25

内蒙古最新人事任免名单公布:郑东波为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百家号.2023-09-20

自治区十三届政协召开第10次主席会议.百家号.2023-09-20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巴图、杨伟东,当选副部级新职.今日头条.2024-02-02

内蒙古自治区区情知多少.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重磅!内蒙古人口最新数据都在这.百家号.2023-09-20

榜上有名!内蒙古各旗县蒙古族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排名.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民族风俗习惯】达斡尔族.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民族风俗习惯】鄂伦春族.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2023-09-20

..2023-09-20

论民歌的区域性.吕梁新闻网.2023-09-20

光明日报:方言数据库——留存乡音的符号.半月谈.2023-09-20

..2023-09-20

内蒙古自治区宗教概述.内蒙古区情网.2023-09-15

沃野平畴 活力无限——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4

政府搭台 促进内蒙古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3-09-25

内蒙古2023年GDP总值24627亿元,同比增长7.3%.百家号.2024-01-21

2022年内蒙古粮食产量成绩单新鲜出炉.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4

内蒙古包头发力做强稀土产业.包头市人民政府.2023-09-25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_稀土产业“全链条”创新迈向高端.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3-09-25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版)等政策文件的通知.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3-09-25

2022年内蒙古物流业运行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2023-09-25

头条 | 1—8月内蒙古接待国内游客1.55亿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2298亿元.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2023-09-25

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经开区及高新区数量统计分析.百家号.2023-09-25

一带一路 | "边(跨)合区"究竟是个啥.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从拓荒到变革,从创造到创新|看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何一往无前蓬勃发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包头稀土高新区:锚定全国最大、全球领先 向“世界级稀土产业”迈进.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5

2022/2023学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统计简报_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3-09-22

【数据解读】从人口普查数据看内蒙古自治区蓬勃发展的教育事业.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大简介.内蒙古大学.2023-09-22

内蒙古新增多个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澎湃新闻.2023-09-22

“双高计划”来了,内蒙古有这几所学校进入“双一流”!看看有你的母校吗?.澎湃新闻.2023-09-22

看点|“双万计划”内蒙古获批1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百家号.2023-09-22

学校概况.内蒙古师范大学.2023-10-05

内蒙古卫健委通报49家三级医院评审结果.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太牛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70年回响—— 纪念内蒙古人民广播事业70年.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跑出深融的“奔腾”速度|媒体品牌巡礼.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2019年招聘融媒体人才启事.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两档 全媒体广播节目“上新”.新浪看点.2023-09-22

《中国陶瓷》——汝瓷,在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蒙古语文化频道首播.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交通音乐节目制作传播中心2023节目上新.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内蒙古广播电视奖2021、2022年度新闻社教类获奖作品解析之(一)—— 广播新闻作品.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行业】内蒙古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53% 实现“户户通”“村村响”.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2

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百家号.2023-09-22

《内蒙古日报》(蒙汉文报)创刊号数字藏品震撼来袭!.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历史上的今天】1946年7月1日,《绥蒙日报》在内蒙古集宁创刊.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日报社全面进入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揭晓.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自治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6-14

中国影视期待“内蒙古新浪潮”.中国电影报.2023-09-23

国家级名单公示,准格尔旗这里榜上有名!.百家号.2023-09-23

收好!204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光明网.2023-09-01

内蒙古有这么多特色博物馆,你都知道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关于我们.内蒙古博物馆.2023-09-23

旅行 | 走进历史 点亮未来——内蒙古博物馆之旅.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备案建设8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_蒙科聚:聚合科技创新资源 助推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3-09-23

资助项目855项 总经费1.01亿元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百家号.2023-09-23

机构设置-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院.2023-09-23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_“十四五”期间第一批享受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的科研机构名单公布啦!.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2023-09-23

内蒙古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启幕 1700余名运动员参赛.百家号.2023-09-23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残运会暨特奥会开幕.百家号.2023-09-23

激情十五运 同心向未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运动会综述.百家号.2023-09-23

内蒙古体育事业“十三五”成就综述.百家号.2023-09-23

内蒙古姑娘罗爽获世界冠军!并破纪录!.百家号.2023-09-23

3个世界冠军!内蒙古运动员刷新记录.百家号.2023-09-23

内蒙古再出世界冠军!这次是她.百家号.2023-09-23

【数据统计】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场地统计数据公告.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8个地区、集体、个人获生态环境部表彰.百家号.2023-09-23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这几项指标刷新记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3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总里程达21万公里.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内蒙古交通这十年 | 大道如虹坦途畅 长路放歌行致远.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路况气象预警信息(2023.9.21).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知识 | 内蒙古调整公路网命名编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1.48万公里!内蒙古铁路营业里程全国第一.百家号.2023-09-23

驰骋内蒙古.读秀.2023-10-11

“十三五”内蒙古交通情况浅析.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3-09-23

交通.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3

1.48万公里!我区铁路营业里程全国第一.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3

内蒙古机场集团“互联互通”旅客吞吐量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网易新闻.2023-09-23

关于我们.呼和浩特国际机场.2023-09-23

出游更方便!关于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你想知道的都在这儿→.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机场信息 运输机场 通航机场.中国民用机场.2023-09-23

包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百家号.2023-09-23

高原瀚海:内蒙古高原.读秀.2023-10-11

黄河航运发展规划编制全面启动.中国知网.2023-10-11

十年实现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区黄河航道全线通航.中国知网.2023-10-11

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3

【消息】呼和浩特计划开通29条公交线路,新增100座...….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3

内蒙古又一市要建轨道交通了!6条市域线路、5条轨道交通线.百家号.2023-09-23

民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5

寻味 | 内蒙古饮食风俗的三个特点.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最好吃的主食不仅仅只有馒头…….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地理标志商标与保护产品数量居全国前列.百家号.2023-09-19

中华大地的文明曙光——红山文化.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红山文化典型的环壕聚落.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8

北疆文化青城印记第二批注解.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涨知识—蒙古族的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蒙医乌拉灸术”等17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那达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10-19

【涨知识】年俗小课堂(三)——鄂尔多斯蒙古族年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多彩非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俄罗斯族巴斯克节简介.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俄罗斯族人的巴斯克节:传承百年的华俄后裔民族文化.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鄂伦春族篝火节的历史.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非遗 | 鄂尔多斯婚礼.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云之都·芍药之城”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暨“科尔沁婚礼”实景剧非遗进景区展演.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遇上西乌珠穆沁——给你一场浪漫的乌珠穆沁婚礼.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祭敖包,草原文化的一种传承.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走近非遗系列之内蒙古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成吉思汗庙成吉思汗祭祀.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蒙元文化之皇室家族的阿塔腾格里祭祀---(十三阿塔天神祭祀).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非遗文化小课堂】传统曲艺——乌力格尔.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阜新县首届非遗文化节——非遗项目展】蒙古勒津巴拉根仓的故事、蒙古勒津好来宝.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民间舞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9

民俗丨蒙古族四种传统舞蹈您了解吗?.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民间艺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9

【非遗文化小课堂】手工技艺——蒙古包营造技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数不胜数的——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微民俗|内蒙古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味”你而来本期推荐——蒙古族早餐之炸果条.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味道 · 锡林郭勒蒙餐八绝.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9

寻味|内蒙古的早餐有多豪横?!.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19

呼和浩特舌尖上的食品——焙子.中国食品安全网.2023-09-19

关于2022年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名单的公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2023-09-19

内蒙古地理标志产品---武川土豆.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6件地理标志被列入国家第一批地理标志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内蒙古——通辽.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9

我区16个村落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内蒙古自治区住建厅.2023-09-19

厉害!刚刚,内蒙古这些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示名单(上).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中国传统村落(内蒙古篇)丨内蒙古共有46个村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百家号.2023-09-19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3-09-20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3-09-20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3-09-20

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中国传统村落博物馆.2023-09-20

内蒙古这9个村登上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你去过吗?.澎湃新闻.2023-09-20

攻略 | 感受内蒙古浩瀚林海,山花烂漫美如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3-09-20

收藏!内蒙古最新5A级旅游景区名录.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呼伦贝尔扎兰屯风景名胜有哪些?你知道多少呢?.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会员风采 | 额尔古纳风景名胜区.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内蒙古这些世界遗产超赞!不来看就亏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旅游】壮观!可汗的草原,成吉思汗陵..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历史|昭君出塞.百家号.2023-10-11

教育采风|文化传承:传承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昭君墓.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看见呼和浩特】视觉——静美清真寺.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内蒙古旅游一定要去的地方!.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阿尔山5A级柴河旅游景区最佳旅游时间及路线.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视频】阿尔山-柴河旅游景区5A宣传片.微信公众平台.2023-09-20

旅拍鉴赏|锡林郭勒盟50个最美拍摄胜地——金莲川草原.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推荐|乌拉盖草原有个迷人的天鹅湖~.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攻略】不看这10个美景,内蒙古算是白来了!.微信公众平台.2023-10-11

友好地区(城市)名录.内蒙古自治区.2023-09-18

内蒙古自治区各口岸基本情况.微信公众平台.2023-10-05

1162年5月31日 “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诞生.人民网.2023-09-18

敕勒川人物春秋——北周政权的奠基人宇文泰.微信公众平台.2023-09-18

阿拉善历史名人:阿旺丹德尔!.百家号.2023-09-18

僧格林沁.故宫博物院.2023-09-18

网信政务.网信办.2023-09-18

内蒙古科协荣获“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 科协要闻 - 内蒙古科协门户网站.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2023-10-11

关于表彰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获奖者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3-09-18

鄂尔多斯获评“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厅.2023-10-11

内蒙古6座城市荣膺“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有你的家乡么?.百家号.2023-10-11

五省份开展森林资源价值核算试点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迈出实质性步伐.百家号.2023-09-18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荣获“全区文明单位标兵” 荣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2023-10-11

中国环境网.中国环境.2023-10-11

内蒙古丰镇市荣膺中国首个月饼美食地标城市称号.中国新闻网.2023-10-1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